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他是奸细 > 第40章 广元寺(第1页)

第40章 广元寺(第1页)

德康带着他们,边走,边谈。

由于树木太过荗密,遮住了头顶的光线,走在林子里,显得十分地阴暗。

林中小道纵横交错,都是人踩出来的,不是很宽,最窄处只能并行两人。

人走在里面,就像进入了迷宫,如果是陌生人进入里面,很容易迷路。

“大师,您是如何想到在这儿出家的?”

“这地方并不是我主动找来的,而是经人介绍来的,”德康说到,“以前这儿的德慧大师,是我的密友,他也是公公出身,后来在这寺里出家。是他邀请我来的。其实,寺里的老年僧人,很大一部分是从宫里跑来的。至今,我还有几个在宫中的朋友,他们年老后,都会来这儿。”

“这么一说,这儿成了公公们的养老基地了。为什么这个寺院会对公公出身的人这么友好?一定有其原因吧?”

“情况确实是这样,至于怎么形成的,这事还要从永乐大帝说起。”

当年,朱棣从侄儿手里夺取了政权后,决定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平。

这时候,朱棣的政权已相当稳固,国力强盛。除了派郑公公组建强大的舰队,去南洋寻访侄儿,以永绝后患外,便是建设新都城。

这时候,住在清云寺的姚广孝,在功成名就之后,想彻底脱离尘世的干忧,安心修行,于是就向永乐辞行,想南下另寻福地。

朱棣当然不同意。

整个靖难之役,都是在姚广孝的谋划下进行的。如果没有他的一再劝说,朱棣也不会反叛。

毕竟带兵造反,可是高风险的买卖。就象赌博,万一输了,别说皇上了,连王爷也做不成了,而且会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可是在姚广孝的劝说下,朱棣硬是被洗了脑,被拉下了水。

所以说,没有姚广孝,就没有这次叔侄的战争,这种观点不是没有道理。

姚广孝挑起了战争,也用自己的智慧,改变着战争的态势。

在整个战争期间,他一直身不离朱棣左右,出良策,献奇谋,为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战争过后,按功行赏,他竟然不为名利所动,坚持回归寺院,继续修行。这样的人才古今怕只有他一人。

所以当他又要彻底脱离自己身边,朱棣当然不允许。

为了留住他,朱棣决定由国家出资,为他修一座寺院。

这应该是朱棣对他所做贡献的肯定,也是对功臣最高的奖赏了。

不知是出于清静的考虑,还是别的原因,寺扯最终选择在大山里。

按民间的说法,这是皇帝出资给功臣盖的一座豪宅,超级豪华。

按照最初的设计,这座叫广元寺的佛教建筑,共分为四层院落,包括山门,罗汉堂,大雄宝殿,药王殿,以及各种偏殿,和僧侣们的生活配套设施等。

可惜姚广孝终其一生,也没能等来广元寺的完工。

广元寺开工日期是永乐十一年三月,总体完工是二十年夏,几乎用了十年的时间。

进度之所以如此缓慢,一则是皇家工程,质量要求高,二来由于是大山里,交通不便,也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

姚广孝最终没有活到新家使用的那一天。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住在清云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其间在建设大雄宝殿时,他在人们的搀扶下,在那儿临时住了几日,也算完成了心愿。

当年建设广元寺时,可是个大工程,然而由于地方偏僻,所以民间知道的并不多。

这与官府对这个地方的封锁有很大关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