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唐中兴颂颜体楷书 > 第120章 狼头旗引沙陀来(第2页)

第120章 狼头旗引沙陀来(第2页)

“首领不必急于一时。”李倓笑着摆手,“沙州城虽小,但粮草充足。今日我已让康拂毗延准备了接风宴,就在通西域商栈,咱们一边饮酒,一边商议具体的行军路线。”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城下肃立的沙陀骑兵,“至于沙陀的勇士们,每人赏马奶酒1坛、胡饼1斤,让他们好好休整一番。”

朱邪尽忠心中一暖,他能感受到李倓的诚意,并非是将沙陀部当作可以随意驱使的炮灰,而是真正的盟友。他当即下令,让部众在城外的空地上扎营,只带着巴图等几名亲信随李倓入城。狼头旗被留在营地中央,由两名骑士日夜守护,黑色的旗面在夕阳的映照下,与远处的戈壁融为一体,却又因那狰狞的白色狼头,显得格外醒目。

通西域商栈内早已备好宴席,康拂毗延听闻沙陀部到来的消息,特意让人加了几道沙陀部喜爱的菜肴——烤全羊、手抓肉,还有用酥油调制的奶茶。李倓将朱邪尽忠让到主位,自己周鼎、秦怀玉分坐两侧,康拂毗延则陪在末席,亲自为众人倒酒。

“朱邪首领,这是波斯进贡的葡萄酒,口感醇厚,您尝尝。”李倓端起酒杯,“今日沙陀部来援,如雪中送炭。孤在此立誓,待驱走吐蕃,河西之地,大唐与沙陀部共享太平。”

朱邪尽忠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葡萄酒的酸甜在口中散开,却压不住他心中的激荡。他放下酒杯,声音带着几分激动:“殿下放心,沙陀部的弯刀,永远对着吐蕃人。当年吐蕃人攻破我部的牧场,杀了我部三百多老弱,这笔血债,今日该清算了!”

众人闻言,都沉默下来。西域之地,各部落与吐蕃都有着血海深仇,正是这份仇恨,将他们与大唐紧紧联系在一起。李倓适时开口,将话题引到行军计划上:“首领,据斥候探报,从沙州到焉耆,沿途有三处吐蕃的哨卡,其中最险的是莫贺延碛的黑风口,那里地势狭窄,易守难攻,吐蕃人派了五百精兵驻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将一张羊皮舆图铺在桌上,指着黑风口的位置:“这里是沙漠中的风口,常年刮着黑风,能见度极低。沙陀骑兵擅长在恶劣环境下作战,若能借黑风之势突袭,必能一举拿下哨卡。不过当前我军援军未到,此计划暂作储备,先以整军备战为主。”

朱邪尽忠俯身看着舆图,手指在黑风口的位置摩挲片刻:“此处我去过,每年这个时候,午后必会刮起黑风。我们可以在午时抵达黑风口外,待黑风起时,用湿布蒙住马眼,借着风沙的掩护冲锋。吐蕃人虽有防备,但在黑风中根本无法睁眼,咱们的弯刀正好派上用场。”

秦怀玉补充道:“我可派两百玄甲军携带建宁弩,在黑风口外接应。若沙陀部突袭受阻,便以弩箭掩护撤退,绝不让勇士们白白牺牲。”

几人越谈越投机,从行军路线到粮草补给,从哨卡清除到水源探查,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面面俱到。康拂毗延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插话道:“诸位放心,粮草与饮水的问题交给我。粟特商盟在西域经营多年,沿途的绿洲都有咱们的人,只要沙陀部能开辟出安全通道,我保证粮草能及时运到。”

宴席一直持续到黄昏,当朱邪尽忠带着亲信返回营地时,看到的是一片热闹的景象。玄甲军的士兵正与沙陀骑兵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胡饼与马奶酒,虽然语言不通,但一个手势、一个笑容便能传递心意。城门口的狼头旗依旧高高飘扬,黑色的旗面在暮色中猎猎作响,与城头的大唐朱雀旗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奇特而和谐的画面。

李倓独自站在城楼上,望着下方的营地。周鼎不知何时走上前来,轻声道:“殿下,沙陀部的加入,让咱们的兵力达到了五千五百人,加上安西都护府的援军,总兵力能有八千五百人。虽然与吐蕃的三万大军相比仍有差距,但胜在兵种齐全,各有所长。”

“孤担心的不是兵力,是人心。”李倓的目光落在狼头旗上,“沙陀部、粟特商盟、沙州兵,还有玄甲军,咱们是一支联军,人心齐才能泰山移。这面狼头旗,以后就是沙陀部的标识,也是咱们联军的象征之一。”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明日起,将沙陀骑兵编入先锋营,由朱邪尽忠担任先锋营统领,巴图为副统领。玄甲军的骑兵营与他们协同训练,熟悉彼此的战术。另外,让工匠赶制一批旗帜,将狼头旗与朱雀旗绣在一起,作为联军的军旗。周刺史,此事便交由你统筹安排。”

周鼎点了点头,他明白李倓的用意。将两支军队的旗帜融合,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是心理上的凝聚。在未来的战场上,看到这样的军旗,无论是玄甲军还是沙陀骑兵,都会明白他们是同生共死的战友。他拱手应道:“殿下放心,末将明日便安排工匠动工,三日内必有成果。”

次日清晨,沙州城的校场上人声鼎沸。五千五百名士兵整齐列队,分为前、中、后三阵。前阵是沙陀骑兵组成的先锋营,朱邪尽忠一身戎装,手持沙陀战斧,身后的狼头旗格外醒目;中阵是玄甲军与沙州兵组成的主力,秦怀玉与周鼎分领左右;后阵是粟特商盟的护卫队与粮草运输队,由康拂毗延负责。不同于昨日的仓促,今日的校场多了几分沉静的杀气——所有人都清楚,吐蕃三万大军虎视眈眈,贸然出击只会落入圈套,唯有整军待援,方能一战功成。

李倓骑着乌骓马,立于阵前,声音如惊雷般传遍全场:“将士们!吐蕃贼寇占我河西,杀我百姓,此仇不共戴天!但孤今日要与你们说的,不是即刻冲锋,而是厉兵秣马!沙陀部的勇士来得及时,却需与玄甲军、沙州兵磨合战术;安西援军与靖安军尚未汇合,倭国的雇佣勇士也在途中。今日起,咱们在沙州整军备战,待各路援军齐聚,再挥师焉耆,一战定乾坤!”

“整军备战,待援出击!”五千五百人的呐喊声震彻云霄,比昨日更多了几分沉稳。朱邪尽忠虽盼着早日复仇,但也明白兵贵精不贵速的道理,他高举沙陀战斧呼应,狼头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李倓随即下令:沙陀骑兵每日清晨随秦怀玉进行马术与阵法协同训练,午后由周鼎讲解吐蕃战术特点;周鼎另率部加固沙州城防,在城外挖掘三道藏兵壕;康拂毗延则需在三日内完成粮草与箭支的清点调度,确保每营补给充足。

指令下达后,各营迅速行动起来。朱邪尽忠带着巴图等人来到玄甲军骑兵营,看到士兵们正在演练“锥形阵”,便主动提出沙陀部的“散骑游击术”可与之互补——锥形阵冲散敌阵后,散骑能快速分割围歼残敌。秦怀玉当即让人牵来十匹战马,邀请沙陀骑士共同演示,两种战术在校场上交织碰撞,很快便磨合出一套新的骑兵战法。

李倓则带着亲兵来到城西北角的箭坊,工匠们正将康拂毗延送来的牛角劈开,熬制的牛筋胶冒着热气,空气中弥漫着皮革与松脂的味道。“殿下,按您的吩咐,我们将吐蕃箭矢的箭头磨尖,缠上麻线增加配重,与建宁弩适配度已达八成。”箭坊主事捧着一把改造后的箭矢上前,箭头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李倓拿起箭矢试了试重量,满意点头:“再加派二十名工匠,优先赶制穿甲箭——吐蕃的‘悉补野’重步兵,就靠这些箭破防。”

待诸事安排妥当,李倓独自登上西门城楼,望着东方通往长安的戈壁古道——那是陈忠送信的方向,也是靖安军与倭国雇佣军前来的必经之路。他想起临行前与李豫定下的约定,靖安军将士皆是他亲手训练的精锐,配备的玄甲与建宁弩与眼前部队制式相同,一旦抵达便能快速融入联军;而倭国雇佣军的倭刀技法刁钻,正好克制吐蕃重步兵的结阵冲锋,是破局的关键奇兵。只是陈忠已出发七日,仍无音讯,由不得他不忧心。

而在他等待援军的日子里,吐蕃也是得到了大唐派出了援军支援西域的消息,论莽热已带着三万大军,气势汹汹的先来攻打沙洲,战事是瞬息就变的。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唐中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