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京河南府的支撑下,安西新城扼守要冲。
它重建并拓展了昔日丝路古道的驿站体系,配备了更完善的仓储、货栈与护卫力量。
得益于大宋强大的国力和海运的部分分流,此地的陆上贸易并未衰落,反而因秩序井然、安全有保障而更加繁荣。
西域诸国的商队带来玉石、香料、骏马,带走的是更加精美且价格更具竞争力的宋国瓷器、丝绸与书籍。
顾氏学院在此设立的分院。
则着重于西域语言、地理、物种的研究,并尝试将棉花等作物的种植技术进一步优化推广,使其成为辐射周边的所在。
于辽东半岛——
依托日渐繁盛的海运,金州新城依良港而建。
此地不仅是大宋水师控扼渤海、黄海的重要基地,更是辽东海运方面的核心港口之一。
来自倭国的白银、良材、人参在此登岸,而九州的各类手工业品、书籍、乃至顾氏学院的学术思想,也由此扩散出去。
同时,辽东本地丰富的木材、矿产资源,也开始得到有计划的开采,通过海运供应南方沿海的工坊。
于西南边陲——
在朝廷改土归流政策的稳步推进下,镇南新城亦是成为了如今教化与治理西南的中心。
朝廷派遣的流官与顾氏学院出身的学子在此兴修水利,推广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建立医馆,传授文化。
以往各自为政、时有纷争的土司部落,在日益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与朝廷强有力的怀柔政策下,开始加速融入帝国体系。
这些新城的崛起,并非孤立的现象。
它们通过日益完善的官道驿站系统、繁忙的内河漕运以及不断开拓的海上航线,与四京及帝国腹地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空前庞大而有序的经济文化网络。
其实这同样也是四京制度作用的展现。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真正辉煌起来,且四方没有任何的敌手之时。
一项项制度的辐射区域便成为了关键。
而这也正是当前的大宋。
若是没有这四京所在,纵使大宋再怎么强,也绝对不可能发展到如今这般,毕竟信息的传递速度就摆在这里。
也唯有如此,才会让这个时代变得如此不凡。
河北,巨鹿。
——与整个天下的氛围皆不相同。
虽然整个天下都在不断的跃进,但巨鹿却仍是那般的安宁。
当然,这并非是说巨鹿仍旧停留在原地,毫无进步。
恰恰相反。
作为整个九州的文化核心所在,巨鹿的变化堪称九州之最,无论是各项发明也好,亦或是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也罢,几乎都是从巨鹿而流向天下。
这种安宁所在只是因为人心。
这就是巨鹿。
乱世之时,巨鹿仍旧安宁;
治世之时,一切如旧。
顾氏千年以来的记载,让这一片土地的精神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脱出了寻常所在,其中百姓其中官员皆是有着自己的信仰,有着自己的信念所在。
换句话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