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注定会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当儒家之中那种落后、多余的体系被排除之后,整个《顾学》的思想在整个天下渐渐形成了习惯,那这一切就一定会远远超过以往所有的盛世。
《顾学》之中的关键本就是实用!
这其实就是核心的改变了。
让所有的学子不会去夸夸其谈,也不会去做一些无用之功只为了去博声望。
在顾氏刻意去维持着道德水准的情况之下。
此举反倒是会引起一定的骂声。
这在根本之上,便对整个九州的习惯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而且最关键的还是人才!
顾氏学院的出现,绝对是顾氏至今所造成的最大改变,且没有之一!
从西域。再到漠北再到整个辽东半岛。
其中各地皆是有着顾氏学院的存在。
这在很大程度之上,便免于了人才的流失,而人才往往也是一个王朝能够持续兴盛下去的关键,毕竟他们总是能够看到常人所看不出来的漏洞。
这在很大的程度之上也影响到了当前九州的发展。
当然,顾氏学院也并非是一蹴而就。
若非有着顾康治学的基础在、若非是有着顾琛等那一代代人对外所实行的武功以及影响,纵使是顾易直接实施顾氏学院,也绝对不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其实归其根本,也是因为顾氏那一代代人的付出。
若非是有着这些人不断的宣扬九州文化。
就算顾易有着这种想法,也绝对不会造成如今这么大的影响。
总言之,这是顾氏千年积累的爆发!
光凭着这一点——便足矣说明整个盛世的不凡。
甚至都无需去从粮产以及人口上来说话了。
当玉米出现并且已经种植到整个九州之后,这一切其实便已经没有了可以参考的价值了。
真正让顾易关注的还是科技!
——没错,当局势稳定,商业持续发展的情况之下。
九州百姓,终是如原本历史之中的发展一般,在越来越高的产量要求之下,终是即将要踏出了那关键一步!
元兴九年,江宁府。
此地乃江南织造重镇,千帆竞发,万商云集。
运河两岸,大小工坊鳞次栉比,终日机杼之声不绝于耳。
得益于《顾学》倡导的“格物致用”之风,以及顾氏学院多年来对百工技艺的系统整理与推广,此地的能工巧匠层出不穷,不断试图改进纺机、织机,以求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在城西一家颇具规模的“水转大纺车”作坊旁,隶属于顾氏学院“格物院”下辖的一个小小实验工坊内,顾琦与几名年轻的学院弟子正围着一个看似粗糙的铜制装置冥思苦想。
此物并非用于纺织,其原型甚至可追溯至前朝道家的“丹炉”与“阳燧取火”之术。
而经过顾氏学院几代人的改良之后。
如今更像是一个密闭的铜釜,连接着几根管道和一个可以转动的叶轮。
他们最初的目的,仅仅是试图利用石炭燃烧产生的高温蒸汽,来更高效地驱动一套复杂的水力提灌系统,以解决工坊区在高地取水难的困境。
没错,就是利用蒸汽。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