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感知”到的范围更广,接收到的信息碎片也更多、更清晰。
她像一块干涸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关于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并不断优化着自身能量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她注意到,前来供奉和祈祷的人,其愿力质量和强度各有不同。
大部分是出于单纯的敬畏和祈求平安,愿力平和但稀薄。
而少数带着明确、强烈诉求的,其愿力则更加凝聚,蕴含的能量也更强。
她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一个能让她将这初生的“灵验”之名,推向一个新高度的“案例”。
这个机会,很快来了。
这日傍晚,天色阴沉,眼看又将有一场秋雨。
一个穿着打满补丁,但浆洗得干净的粗布衣裙的妇人,搀扶着一个不住咳嗽、瘦骨嶙峋的小男孩——
犹豫了许久,终于鼓足勇气,敲响了刘老棍的家门。
妇人姓孙,是西街另一头的住户,丈夫早年被拉去服徭役,死在了外面。
她独自一人拉扯着体弱多病的儿子狗娃,靠着给富户浆洗衣物和缝补勉强维生。
狗娃这咳嗽的毛病,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时好时坏。
入了秋更是严重,咳得小脸通红,夜不能寐。
请郎中瞧过,开了几副药,花光了微薄的积蓄,却始终不见根除。
近日听闻“乱葬岗恩公”灵验,她本是半信半疑。
但看着儿子痛苦的模样,以及王癞子的前车之鉴,最终还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来了。
“刘。。。。。。刘叔。”
孙寡妇局促不安地站在门口,不敢进去,声音细若蚊蚋:
“听说,听说您家供奉的恩公,灵验。”
“能不能求恩公发发慈悲,看看我家狗娃这病。。。。。。”
她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拉着狗娃就要下跪。
刘老棍连忙拦住,他现在对此事极为看重,态度庄严:
“莫跪莫跪,在心诚,不在这些虚礼。”
“恩公慈悲,最是怜贫惜弱。”
“你且进来,在牌位前上一炷香,将娃儿的情由细细说与恩公听。”
喜欢救命!扮演神明太难了,但很上瘾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救命!扮演神明太难了,但很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