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洛坐在石台边,周婆婆、丫丫和张河围坐在“心田”旁,如同聆听圣谕。
跳动的火光,映照着她平静而圣洁的侧脸,在她周身勾勒出一圈朦胧的光晕。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心底:
“甘霖微降,非为一人;星火初燃,意在燎原。”
“我们能聚于此,是土地垂怜,也是我们彼此之间的缘分。”
“可在这危险的世道里活着,不能光图个有口气儿。”
“「心田」长出来的,都是善良的种子!”
“今天我们得了好处,明天就得想着回报。”
“此后,「心田」所产,需定量分配,优先老幼伤患。”
“大家干活儿挣来的,也得记录贡献,按这个定能拿多少。”
“我们要守望相助,别争别抢,心里头多存着善念,才能一直好好儿的。”
她没有使用严苛的戒律,而是用引导和期望的方式,确立了最初步的分配原则和共同体规范。
字句间也没有之乎者也,怕丫丫他们听不懂,特意说的大白话。
周婆婆双手合十,喃喃称善。
丫丫努力记忆着每一个字。
张河重重点头,眼神坚定。
他们看向沈星洛的目光,已不仅仅是感激,更充满了敬仰、信服与一种难以言喻的依赖。
她不仅是恩人,更是这片小小净土的主心骨,是“土地意志”的代言人。
沈星洛感受着悄然汇聚而来的、更加凝练和虔诚的信仰之力,如同涓涓细流汇入心田,再反馈于自身。
她知道,种子已经播下。
接下来,就是等待生长,以及……
迎接必然会被这光芒吸引而来的,更多的身影,或风雨。
她抬眼望向漆黑如墨的夜空,那里星河低垂,沉默而浩瀚。
路,还很长。
但这第一步,她走得无比坚实。
---------
篝火噼啪作响,跃动的火光将围坐几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投在身后残破的土墙上,如同摇曳的古老壁画。
空气中弥漫着枯枝燃烧特有的焦香,混合着“心田”泥土湿润的腥气,以及苦苣菜汤那清苦却令人安心的味道。
沈星洛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