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如同“心田”里的作物,在无声无息间悄然生长、蔓延。
这天下午,丫丫又带回了一个逃难者。
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名叫张河。
他左臂受了伤,用破布条吊着,伤口化脓,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张河是听到丫丫刻意流传出去的——
“东边废村可能有活路”的微弱消息。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来的,几乎已经到了极限。
当他被丫丫引到石台边,看到那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生机勃勃的“心田”;
看到精神明显不错的周婆婆和丫丫;
尤其是感受到那片黑土散发出的、令人心安的湿润凉意时——
这个饱经苦难、几乎麻木的汉子,噗通一声就跪在了田埂边,肩膀剧烈地耸动起来,发出压抑至极的、野兽受伤般的呜咽声。
绝望与希望,荒芜与生机。
在这里形成了太过强烈的对比,瞬间击碎了他所有的硬壳。
沈星洛依旧用清水和苦苣菜叶接济了他,并小心翼翼地用最后一点信仰值兑换了一次【微弱治愈术】。
暂时抑制了他手臂伤口的恶化——
并未完全治好,留有余地。
张河的加入,带来了劳动力。
他沉默寡言,却无比卖力,主动承担起了挖掘扩大蓄水池、加固破屋的工作。
他的信仰提供的“锚定”更为扎实,带着一种经历过绝望后的、沉甸甸的感恩和忠诚。
小小的村落,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
蓄水池变大了,每天能收集净化更多的水。
“心田”在沈星洛偶尔注入信仰值和神力的滋养下,范围向外缓慢却坚定地扩张了一小圈。
新的作物种子被种下——
从周围野地侥幸找到的。
聚集在沈星洛身边的人,达到了四个。
一种微型的、自给自足的、带着浓厚宗教色彩的共同体雏形,开始形成。
沈星洛敏锐地意识到,简单的生存已初步解决,接下来需要的是“秩序”和“凝聚力”。
夜晚,篝火燃起。
这是村落废墟里久违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