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注意调肝
(1)过度疲劳会损害肝,平常应尽量做到既不疲劳工作,也不疲劳运动。
(2)人卧则血归于肝。定时上床休息既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又能养肝。
(3)饮食清淡,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肝气。
3。重视养肺
(1)早晨起床后经常做深呼吸,速度放慢,一呼一吸尽量达到秒。这种方法可以养肺。
(2)运用闭气法,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先闭气,闭住以后停止,尽量停止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
(3)平时多吃一些有助于养肺的水果,如玉米、黄瓜、西红柿、梨等。
4。注重健脾
(1)平时多做一些运动和按摩,以帮助“脾气”活动,增强其运化功能。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要做36次摩腹功,即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先顺时针用手掌按摩36下,再逆时针按摩36下,然后用手拍打和按摩脐上的膻中穴120下和脐下的丹田穴100下。
(2)脾胃共为气血生化的来源,是后天之本,健脾往往与养胃结合起来。在饮食方面,每次吃七八分饱。平时尽量多吃一些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药等,夏天可常吃一些香菜、海带、冬瓜等养脾开胃之品。
5。不忘补肾
(1)经常用一只手在前按摩下丹田、关元穴,同时一只手在后按摩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有助于养肾。
(2)常吃核桃、枸杞、黑豆、芝麻可以保肾。
(3)排小便时尽量前脚趾用力着地并咬住牙齿,可以助保肾气。
李老指出,养生关键在于坚持,特别是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逐步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健康回音壁
五脏保健不仅是养生长寿的诀窍,同时也是美容养颜的法门。专家指出,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慢慢出现面色无华等容颜衰老之症,这是机体老化的外在表现,但为什么有的人更显苍老,而有的人更显年轻呢?除了先天遗传等因素外,导致个体健康状况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至为重要。一个看起来更为衰老的人,也就是容颜更加黯淡的人,往往是五脏功能长期失调的人,对这样的人,再高明的美容师恐怕也难掩其憔悴之态。因此,要想养颜美容,首先应增强五脏的生理功能,这样才能使容颜靓丽,青春不衰。
小贴士
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之分。上丹田叫“泥丸”,在头顶百会穴;中丹田叫“绛宫”,在脸部膻中穴;下丹田在脐下小腹部相当大的一块体积,包括关元、气海、阴交、石门等穴。一般所说意守丹田,指的是下丹田。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五章 李振华(1)
只要顺应自然,人人皆可长寿
幼承庭训学岐黄,勤求博采研效方;
悬壶六旬尽天职,但愿世人寿而康。
传道授业毕精力,喜见桃李芬而芳;
祖国医学普四海,人间处处杏花香。
这是李振华教授写的一首诗,名为《八十抒怀》,不仅写出了他一生与中医的不解之缘,也道出了一位名老中医对人们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1924年,李振华出生于河南洛宁县,父亲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医生。最初,李振华想走读书报国之路,17岁那年,他的家乡发生大灾,每天都在死人,父亲对他说:“别上学了,回来跟着我学医吧!”从此,他踏上了岐黄医学之路,至今已有60余载。
60多年来,李老一直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著8部,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他临床经验丰富,长于治疗内科杂病,早年善治急性热性传染病,晚年专心于脾胃病的专题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脾胃病学术思想体系。2009年,李老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
顺应“风寒暑湿燥火”,与大自然齐步走
大师手记
大自然有“风寒暑湿燥火”6种气候变化。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人要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刮风下雨应注意增减衣物,夏天炎热注意避暑,少吃冷饮,别用过冷的水洗脸,尤其要少到太阳底下活动,年轻人最多半个小时,老年人要控制在10~20分钟以内。
——摘自《生命时报》
国医释读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的养生观,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李振华教授指出,大自然有“风寒暑湿燥火”6种气候变化,人要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饮食还是穿衣服、体育锻炼等,都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否则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黄帝内经》说到一年四季有变化,人们的作息也要与之相适应。春天,万物从沉睡中苏醒,开始萌发,生机盎然。人也应该缓过神来,晚睡晚起,多在户外活动,以舒展一冬没有活动的筋骨,活络气血,排出冬天积郁在体内的浊气。夏季到了,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生物尽力吸收阳光、水分,制造自身所需要的各种养分。人们也和随着昼长夜短而晚睡早起,相应调整劳作时间。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虽然秋风爽人,但也隐含着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杀机。为了预防这些疾病,最好爬山登峰,居高远眺,不仅考验呼吸道,也锻炼心脏功能。严酷的冬季,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动物多蛰伏,或减少运动量。人们宜早睡晚起,深居简出,多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