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窗外的月光移到了帐幔的中央,像钟摆走到了夜半的刻度,帐内的气息才又一次归于温柔。她慵懒地靠在他怀中,像晒足了春阳的猫,声音也带着困意的黏:“日后,我常来这里,可好?不用穿那身繁复的宫装,不用想朝堂的事,就只是……来见你。”他低头吻落她发间的一缕香,像撷取一朵刚绽开的茉莉:“求之不得。只是宫里耳目多,你要来时,得小心些,莫要让人察觉了痕迹。”
“我自有法子。”她像孩童撒娇般轻笑一声,话音渐渐轻浅下去,呼吸像春溪流过平原后归于静流,胸口的起伏越来越缓,睫毛在烛火下投下细碎的影,像蝶翼停在了眼睑上。帐外的风声还在轻轻吹着,案头的烛火燃得慢了,光影在帐幔上投下的轮廓,温柔得像一幅未干的画。他听着她均匀的呼吸,感觉胸腔里的潮汐终于归于平静,却又在每一次心跳里,都藏着满溢的暖——那春汛过后的土地,终于迎来了安稳的花期,每一寸肌理都浸着甜。周廷玉却毫无睡意,起身走回书房,再次展开京城地图。他的目光在九门之间流转,最终落在紫禁城上。
“纳北方王气,通西南地脉。。。”他喃喃自语着,隐约感觉到这座京城的风水格局,不仅关乎大明国运,也与周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三更时分,周廷玉正准备歇息,忽然觉得胸前螭吻星盘玉佩微微发热。他取出玉佩,只见玉佩在黑暗中泛着淡淡的银光,其中的星纹仿佛活了过来,正在缓缓流转。
与此同时,他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奇异的图景:京城九门仿佛九颗明珠,由一道道金光相连,形成一个巨大的法阵。而一道特别粗壮的金光,从紫禁城直射西南,与黔西南的锁龙井相连。
周廷玉猛然醒悟,这京城风水局,不仅是刘伯温的手笔,更是周家千年守护的延续。锁龙井得此气运滋养,封印愈加稳固,而周家作为守护者,自然也气运昌隆。
想到这里,他连忙铺纸研墨,给父亲回信。在信中,他详细阐述了京城风水与锁龙井的关联,并建议加强锁龙井的守护,必要时可请青阳宗派人协助。
翌日清晨,周廷玉派可靠家丁将信送回黔西北。随后,他换上官服,前往文华殿拜见太子。
文华殿内,太子朱高炽正在批阅奏章,见周廷玉来了,放下朱笔,笑道:“廷玉来了,坐。”
周廷玉恭敬地行礼后坐下,说道:“殿下,臣近日研究京城风水,有些发现,特来禀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太子感兴趣地倾身问道:“哦?说来听听。”
周廷玉将京城九门风水格局细细道来——内城九门合哪吒九窍之形,外城七门应北斗七星之数,各门依五行属性各司其职,朝阳门主生发、东直门主流通、阜成门主收敛,内外城门相互呼应以纳北方王气——但刻意隐去了与锁龙井关联的部分。太子听得入神,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如此说来,这京城布局,竟有这般深意。”太子感慨道,“当年刘伯温公真是深谋远虑。”
周廷玉道:“正是。臣以为,朝廷施政也应当顺应这一风水格局。譬如商业布设,当依各门气运择址,正阳门、崇文门一带主生发,宜兴商贾;军事防务,则需强化九门要害,尤其东直门、西直门扼守交通要道,当增派兵力巡守。。。”
太子赞许道:“此言甚善。孤这就下令顺天府,日后京城商铺开业、防务调整,皆需参考此风水要义。”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温和了些,“廷玉啊,你博学多才,又熟悉北平风物,孤很欣慰。如今迁都伊始,百废待兴,朝中虽有老臣坐镇,却少了些通晓地方利弊的新锐之力,你可愿多担待些?”
周廷玉知道这是太子的明确笼络,恭敬地回应道:“臣蒙殿下器重,敢不从命?日后若有差遣,臣必竭尽所能,为殿下分忧,为大明效力。”
太子闻言大悦,亲自起身扶起他:“有你这句话,孤便放心了。日后你若有政务上的想法,可随时来文华殿寻孤商议,不必拘泥于常礼。”
走出紫禁城时,晨光已洒满街巷,檐角残雪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周廷玉没有直接回府,而是信步朝正阳门方向走去——他想亲眼看看禄水秋白的经营境况,也想顺路去广安门瞧瞧沐春打理的货栈。
刚到正阳门外,便见“禄水秋白”的招牌下依旧人头攒动,伙计们正忙着搬卸酒坛,几位衣着华贵的妇人站在柜台前挑选陈酿,笑语声隔着街都能听见。他远远驻足观望,见夏雨柔正亲自接待一位身着官袍的客人,谈吐从容,应对得体,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暖意——昔日那个初入商界的女子,如今已能独当一面。
待走到广安门时,更是一派繁忙景象。沐家马帮的伙计们正将乌撒铜器、思州朱砂从马车上卸下,货栈前围了不少商贩,争相询问价格、预订货物。沐春穿着一身利落的劲装,正拿着账簿核对数目,见周廷玉来了,忙迎上前笑道:“夫君来得正好,方才顺天府的税吏过来查验账目,见咱们记录得清清楚楚,还夸了咱们几句呢。”
周廷玉点头道:“做得好。越是生意兴隆,越要守好规矩,莫给人留下话柄。”他目光扫过货栈内堆积的货物,从西南的铜器、朱砂,到江南的丝绸、茶叶,再到安南的香料,各类物资琳琅满目,心中忽然生出一种真切的感触——这条从西南延伸至京城的商路,早已不是简单的货物运输之道,而是将周家与这座新都紧密相连的脉络。
沐春似是看出了他的心思,轻声道:“昨日父亲派人来送信,说西南的商队又要启程了,这次还带了些乌撒新炼的铜器,据说工艺比之前更精湛,想必能在京城卖个好价钱。”
周廷玉微微一笑:“如此甚好。咱们在京城立足,靠的不仅是商铺生意,更是这西南商路的根基。只要这条商路通畅,周家便稳如泰山。”
两人并肩站在广安门的城楼下,望着往来的商队、穿梭的人群,听着马蹄声、吆喝声交织成一片热闹的声响。春风拂面而来,带着冰雪消融后的湿润气息,也带着新都蓬勃生长的生机。周廷玉忽然想起父亲信中“守常应变,执中合和”的嘱托——在这风云变幻的迁都之初,周家既要守住锁龙井守护者的根本,也要顺应新都的气运,在朝堂与商界之间找到平衡,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抬头望向远处的紫禁城,殿宇重重,在晨光中显得庄严而肃穆。京城的暗枢仍在悄然运转,各方势力的博弈从未停歇,但周家的命运,已与这座新都的气运紧紧缠绕在一起。随着商路的拓展、人脉的积累,以及与太子、朱玉宁的紧密联结,周家在京华之地的根基,正一点点变得牢固。
“走吧,回府吧。”周廷玉拍了拍沐春的肩,语气中带着从容与笃定,“晚上咱们和雨柔好好商议一番,看看下一步如何将商路再拓展些,也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些准备。”
沐春点头应下,两人并肩走在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上。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地上织出斑驳的光影,像为周家未来的篇章,悄悄铺展开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
喜欢七星大罗盘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七星大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