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七星罗盘一般人戴不了 > 第261章 黔山春深(第2页)

第261章 黔山春深(第2页)

里间的卧房里,宝庆公主朱秀英其实早已被外间的动静惊动。她躺在铺着九层锦绣被褥的床榻上,帐顶绣着的鸾凤和鸣纹样在昏暗里模糊成一团,耳边却清晰地传来外间的声响——那压抑的呼吸、织物摩擦的微响,还有蕊初偶尔抑制不住泄出的轻哼,像细密的针,轻轻刺着她的耳膜。鼻尖萦绕着一股熟悉的香气,是蕊初常用的忍冬花露,甜腻中带着一丝清苦,此刻却混着夜气与男子身上的墨香,变得格外粘稠,丝丝缕缕缠绕着她的感官,挥之不去。朱秀英睁着眼,目光落在帐顶的银钩上,指尖无意识地捻着锦被的纹样,连呼吸都放得极轻,仿佛这样就能隔绝外间的一切,却又在每一次声响里,清晰地感知着周必贤的焦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知过了多久,外间的动静渐渐平息,只剩下两道交错的粗重呼吸,像暴雨过后仍未平复的涛声。又过了片刻,里间的门被轻轻推开,周必贤走了进来,身上还带着未散的温热气息与淡淡的汗味,那气息里藏着的放纵与疲惫,让朱秀英的指尖微微一颤。他没有说话,径直走到床榻边,掀开帐幔便躺了上来,动作里带着一种近乎急切的力量,仿佛要将所有积压在心底的压力,都倾泻在这片刻的接触里。

朱秀英闭上眼,身体轻轻绷紧,又很快放松下来。她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承受着,感受着与方才外间相似的节奏和力度——那是周必贤独有的、带着压迫感的动作,每一次起伏里,都藏着她读得懂的焦虑。她像一件被精心摆放的器物,安静地承载着他的情绪,连呼吸都配合着他的动作,不敢有丝毫偏差。直到周必贤的动作渐渐放缓,沉重的身体轻轻压在她身上,滚烫的汗珠顺着他的下颌滴落,落在她的颈侧,带着灼人的温度,她才微微偏过头,将脸埋进柔软的枕巾里。

黑暗中,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有彼此交织的呼吸声,在寂静的卧房里轻轻回荡。外间的榻上,传来蕊初极力压抑的、细碎的抽气声,像被雨水打湿的蝴蝶,翅膀轻颤着,却不敢发出更大的声响。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面上,映出一道细长的银痕,将这座院落里的一切都笼罩在朦胧的夜色里,那些无法言说的情绪,便在这夜色里悄悄流淌。

这一夜,松涛居里的微光亮了很久。欲望的暗流、权势的重压与无法言说的焦虑,以一种最原始的方式交织在一起,藏在帐幔之后、屏风之外,藏在每一次压抑的呼吸里,无声地漫过整个院落。

黔西北的春情与新婚不久的蕊初脸上绽放的桃花一样绚烂,老宅天井里,那株星杓古槐花开得如云如雪,纷扬落下。刘瑜坐在廊下,手中拿着一封前几日到的家书,是周廷玉亲笔所写,报平安兼叙考场事宜。信纸在她指尖摩挲,阳光透过纸张,几乎能看清背面透来的、孙儿字迹轮廓。她看得极为仔细,仿佛每一个字都要咀嚼出滋味来。

奢香在一旁慢慢擦拭着一把彝刀,刀身映着雪亮的天光。她虽不似刘瑜般逐字研读,目光却也时不时飘向那信纸,尤其是在刘瑜眉头微蹙或嘴角微扬时。

忽听一阵稚嫩的虎啸和银铃般的笑声由远及近。只见已经长成半大少女的周廷珂,正骑在一头威猛矫健的雄虎背上,咯咯笑着冲进院子。那虎体型硕大,毛色光亮,额间一个“王”字纹不怒自威,正是当年斑奴所生的幼崽之一,取名“镇岳”。它驮着周廷珂,却温顺如大猫,走到廊下便伏下身子。

“祖母!奢香祖母!”周廷珂跳下虎背,扑到刘瑜身边,小脸红扑扑的,“镇岳今天追兔子可厉害了!一下就扑到了!”

刘瑜忙搂住小孙女,替她捋顺跑乱的头发,笑骂道:“疯丫头!没个正形!仔细你爹回来训你!”看着天真烂漫的孙女和矫健的猛虎,再想到远在京城、已跃过龙门的长孙,心中又是欣慰,又是酸涩,种种情绪交织,最终只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融入了小龙塘温暖而寂寥的春风里。

就在此时,一骑快马带着最新的京报,携着南国的春风,一路疾驰,终至黔地。

前院突然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打破了老宅的沉寂。管家杨朝栋手里捧着一份刚收到的捷报抄件,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色,快步走进内院:“老夫人,京城来消息了,廷玉少爷爷高中会元!皇榜已经贴出去了,到处都在说咱们周家出了文曲星!”

虽然早已从家书中得知喜讯,但正式的捷报传来,依旧让整个老宅瞬间沸腾起来。仆役们脸上都洋溢着与有荣焉的笑容,往来的脚步都比往日轻快了许多,连院中的老槐树,仿佛都在晨光里摇出了欢快的声响。

几乎就在同一时段,遥远的金陵城,庆寿寺内。一代黑衣宰相、太子少师姚广孝病势沉疴,已至弥留。永乐皇帝朱棣竟亲临禅房探视,可见对其尊崇未减。禅房内药香与檀香混合,气息沉重。

姚广孝气息微弱,目光却仍清明的看着皇帝,枯瘦的手微微抬起。朱棣俯身凑近。

“陛下…”姚广孝声音几不可闻,“老衲…有一事相求…”

“大师但说无妨。”朱棣神色凝重。

“僧…僧录司左善世…溥洽…囚禁十余载矣…其人…实无大过…恳请陛下…念在…念在老衲微末之功…赦其…赦其…”话语断续,却意思明确。

朱棣闻言,面色深沉如水,目光闪烁,似乎在权衡什么。溥洽乃建文帝主录僧,当年建文失踪,其嫌疑最深,故一直被秘密囚禁。释放他,意义非同一般。然而看着眼前这位辅佐自己成就大业、如今油尽灯枯的老臣,朱棣沉默良久,终是重重颔首:“准奏。朕即刻下旨,释放溥洽。”

姚广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释然,双手合十,用尽最后气力念了声佛号,溘然长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释放溥洽的旨意,随着姚广孝圆寂的消息,迅速传开。此举在朝野看来,既是皇帝对功勋老臣的最后恩典,彰显其不忘旧情与宽仁,亦似乎暗含着一丝对过往血腥清算的微妙缓和,以及对太子(姚广孝亦为太子师)地位的某种无声支持。一时间,因梁潜、周冕之死而紧绷的朝局,竟似乎因此事而略得舒缓。

这消息,自然也通过特殊渠道,很快便传到了隐匿于黔山深处青岩堡的包文永(朱允炆)、程济(程守拙)等人耳中。

青岩堡内,竹林掩映,溪水潺潺,仿佛世外桃源。包文永正指导着儿子包奎临帖,程济则在一旁与叶铮对弈。

得知姚广孝病逝及溥洽获释的消息,包文永执笔的手微微一颤,一滴墨汁污了宣纸。他怔怔良久,望着远山叠翠,轻轻叹了口气,意味难明。是对故人离去的唏嘘?是对自身命运的感怀?还是对那皇家无情亦有情的复杂体悟?唯有那声叹息,随风散入黔地温暖的春雾之中。

程济落下一子,淡淡道:“道衍(姚广孝字)和尚此举,临终谋国,亦算全了君臣一场情分,稍减杀孽。只是这天下大势…”他摇了摇头,不再说下去。

叶铮冷哼一声:“不过是帝王心术,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罢了!”但他紧绷的嘴角,似乎也因这消息而略微松弛了一丝。

京华风雨,黔山春深,庙堂江湖,个人的悲欢荣辱,终究在这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激荡起微不足道却又清晰可辨的涟漪。

喜欢七星大罗盘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七星大罗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