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那双深邃的眼睛缓缓扫过每一个人争得面红耳赤的脸,最终,落在了我的身上。
那目光平静如水,却带着洞穿一切的力量。
终于,他抬了抬手。
喧闹的朝堂瞬间死寂。
“不必议了。”
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像山峦般沉重,压得每个人都喘不过气来。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炬,直视着我。
“从今往后,每年谷雨之前,由赤壤君亲颁《春谕》。”
此言一出,满殿愕然。李斯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嬴政没有理会众人,继续说道:“《春谕》定新作物、定新技术、定考核之法。颁行天下,郡县乡里,一体遵行。诸卿,只需执行。”
他停顿了一下,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弧度,目光依旧锁着我。
“赤壤君,你可有异议?”
我心头巨震,这已不是授权,而是托付国本!
我立刻出列,躬身欲辞:“陛下,臣一介女子,岂敢擅专农政国事……”
“站直了。”他冷然打断我,语气不容置喙。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挺直脊背。
他走下御阶,一步步向我走来,满朝文武的目光都跟随着他的脚步,汇聚在我身上,如芒在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停在我面前,距离近得我能看清他玄黑常服上用金线绣出的蟠龙纹理,指尖甚至能感受到他袍角拂过的微风。
“你说过,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只有我能听见,“朕已经吃下了六国,接下来这天下苍生的下一顿饭,该怎么吃,听你的安排。”
那一瞬,我所有的推辞都堵在了喉咙里。
我抬起头,迎上他那双漆黑如夜的眸子。
那里没有试探,没有猜忌,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信任。
他要的不是一个唯唯诺诺的臣子,而是一个能与他并肩,撑起这庞大帝国另一半天空的同路人。
“臣,遵旨。”我一字一句,清晰地回答。
走出咸阳宫时,夜露已重,衣袖微湿。
那八个字——“奉天承运,赤壤君曰”——在我脑中反复回响,如同惊雷未歇。
回到赤壤堂,我立即命人备好案几与绢帛。
今夜不能睡。
这一纸《春谕》,将是撬动千年农耕格局的第一根杠杆。
当夜,赤壤堂内灯火通明。
我立于一张巨大的案几前,铺开一卷崭新的绢帛,亲自研墨,笔尖饱蘸。
松烟墨的苦香弥漫在空气中,烛火映照下,我的影子投在墙上,宛如执犁开垦大地的农神。
这便是《春谕》的初稿。
第一条:于关中、蜀地、江南三处,各择百亩上田,试种土豆。
此物状如鸡卵,习性类薯,或可为大秦再添一重保障。
第二条:于陇西丘陵地带,推广梯田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