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暴君靠我续命 > 第128章 雨不是求来的是算出来的(第2页)

第128章 雨不是求来的是算出来的(第2页)

她永远是一身利落的黑色劲装,仿佛随时准备奔赴任何一处工坊或战场。

她没有问发生了什么,只是将一卷整理得一丝不苟的帛书递到我面前。

“《蒸散速率对照表》。”她的声音一如既往地简短、冰冷,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精确,“夜郎三月集雨量,与铜盘数量、炭火时长,呈线性关联。”

她顿了顿,补上了最关键的一句:“可试推演西北。”

我心中一震,看向她。

这位从不信口开河、一切以数据说话的匠人,终于肯为“人造云”这看似异想天开的计划,赌上她墨家传承千年的声誉。

但这并非盲目信任。

我低声问道:“西北空中几无湿气,纵有螺旋加压,如何聚云?”

她目光如刀:“所以我们不靠本地蒸发,而要借势——等南海暖湿气流北上之时,在关键隘口人工造核,引导抬升,诱发地形雨。”

这句“可试推演”,比千言万语的保证都更有分量。

“好。”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腾的情绪,转头对那两名信使道,“你们即刻回报陛下,就说赤壤堂已有对策。”

随即,我的声音变得清晰而决断:“传我将令,召巡行院优等生,轲生,立刻入堂!”

半个时辰后,年轻的轲生一身劲装,站在我的案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脸上还带着一丝被深夜紧急召见的错愕,但眼神却如磐石般坚定。

他出身卑微,是巡行院中凭着一股狠劲和超凡的毅力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我将那卷血字竹简推到他面前,又将墨鸢刚刚送来的数据帛书并列其侧。

“轲生,夜郎的雨,是你亲眼看着求来的。现在,我要你去敦煌,在戈壁上,再为我求一场更大的雨。”

轲生的目光扫过竹简上的惨状,年轻的脸庞瞬间绷紧,嘴唇抿成一条线,仿佛咬住了整个荒原的命运。

我站起身,走到他面前,将一份我刚刚草拟的《夜郎微气候调控初录》副本交到他手中:“此行,你带上工师署最好的两名弟子,五具我们最新改良的‘螺旋增压式’雾盘。记住,这不只是去送东西,更是去布子。”

我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叮嘱:“到了敦煌,不要急于生火设盘。你的首要任务,是沿着党河故道,逆流而上,亲手测绘每一处山谷的地形;用我教你的方法,记录下每日十二个时辰的风向、风速;去寻访那些在戈壁上放了一辈子羊的老牧人,问出他们口中代代相传的,近三十年的旱涝规律!”

“学生明白!”轲生肃然抱拳,眼中燃起一团火,“制天之前,必先知天!学生绝不辱命!”

送走轲生,东方已泛鱼肚白。

我未曾合衣,命苏禾调出库藏札记,与墨鸢彻夜演算。

**烛火摇曳,映在墙上的人影如舞动的符咒;炭笔划过帛书的沙沙声,与窗外渐起的鸟鸣交织成战前的静谧**。

我们将三地雾盘运行的记录,与浩如烟海的气象数据一一比对、演算、归纳。

一张巨大的《季风牵引初判图》在我笔下逐渐成型。

图上,我用朱笔清晰地勾勒出一条源自南海的暖湿气流,在地形引导下,蜿蜒北上的路径。

最后,我在图侧一角,用最清晰的笔迹,写下一行批注:“四月十八日后三日内,暖风至,水汽抬,陇西七县,必有甘霖。”

这不是预言,更不是巫术。

这是基于我脑中现代地理气象学知识,对季风周期与秦岭地形抬升效应做出的,一次精准的科学推算。

日影西斜,倦意袭来,忽闻门外轻步。

李斯独自前来,袖中帛书赫然是太庙祭文草稿:“淫雨渎天,妖术惑君,当焚盘谢罪,以安天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