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王适安并没有翻看的动作,大臣们还是觉得王适安颇为僭越。
坐得离陛下那样近就算了,竟还不避嫌。
“陛下,臣……”一人下意识站出来,但还没开始表达意见,就看到崔衍昭手里正捧着夏国的国书。
陛下的手纤长有度,衬得一份内容令人十分抗拒的国书都像传世至宝。
不对!该思考的是另一件事——他这个时候站出来,陛下是否以为他意毛遂自荐?
此刻就是后悔,后悔自己的冲动。
没看到陛下拿着什么东西,就不假思索地冲在人前。
崔衍昭讶异看过去:“爱卿莫非……”
“陛下!”刚才站出来的大臣激昂道:“数日不见陛下,臣过于想念,陡然见面情难自已,欲近观陛下,还请陛下见谅!”
说罢便快速挪至人群中,躲在其余大臣身后。
崔衍昭神色温和如常,说出来的话却令人惊心:“朕还以为,你要自荐代朕出使夏国。”
崔衍昭语气蛮不在乎,实则留意着他说话时每个大臣的表情,就想从中揪出有意出国吃席的。
……怎么都面无表情,就没一个人对出国感兴趣吗?
夏国有这么可怕?
崔衍昭纳闷时,谢珉忽然上前,“陛下,臣举荐一人,可出使夏国。”
听到有人愿意配合,崔衍昭精神一振,询问道:“是谁?”
王适安并不打断崔衍昭和大臣的交流,只是看谢珉的眼神多了分若有所思。
谢珉环视一圈,被他看到的大臣都不着痕迹低头,似乎只要这样就不会被点名。
谢珉淡淡道:“臣要举荐的人,不在今日在座诸卿之中。”
崔衍昭首先想到王清。
但王清职位上还压谢珉一头,不像能被谢珉举荐的样子。
谢珉语调不急不慢,很好维持了世家的沉稳风度,“臣举荐之人为徐州刺史梁冰河。”
梁冰河在顾约走后接任徐州刺史。
敕封官员的命令都需崔衍昭来下,所以他不用回忆便知道梁冰河是谁。
梁冰河能力很强,即使在现在这个看重门第的时代,也能凭寒微出身做到一州刺史。出使夏国这种小事,对梁冰河应不成问题。
但……
崔衍昭:“梁徐州已五十有三了吧。”
别经不起折腾。
谢珉不假思索道:“陛下勿忧,梁徐州尚年轻,如今正是奋斗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