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历史性的悸动中苏醒。 晨光尚未完全驱散秋日的薄雾,但整座城市的心脏早已开始为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盛会而强劲搏动。 街道被洒扫得一尘不染,每隔十米便肃立着一名东北边防军宪兵,军容整饬,目光锐利而克制。 主干道两侧,簇新的青白旗与此次会议的会旗——依旧是青白底,中心缀以金色禾穗齿轮环绕“救国”字样的圆形徽章——交替悬挂,在微凉的晨风中猎猎作响。 ———————————— 在光复宾馆三楼临街的客房内,来自《大公报》的资深记者陈敬轩,正对镜仔细整理着藏青色的长衫。 他几乎一夜未眠,眼眶微显疲惫,但那双见证过无数风云变幻的眼睛里,却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光芒。 窗外,隐约传来军乐团反复排练《救国会议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