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伯最想念儿子小张,儿子跟着商队去西域快三个月了,只托人带过两封信,说一切都好,让他不用担心。可张阿伯还是忍不住牵挂,每天都要问小石头:“石头,今天的报纸上有没有说西域商队的事?”
有一天,小石头读报纸的时候,忽然眼睛一亮:“张伯,有西域商队的消息!报纸上说,有一支来自楚地的商队,从西域回来了,带来了好多香料和葡萄种子,还说商队里有个叫小张的年轻人,很能干,帮着商队谈成了好几笔生意!”
张阿伯听了,激动得一下子站起来,手里的草绳都掉在了地上:“真的?报纸上真的提到小张了?”小石头点点头,把报纸递给他:“张伯,您看,这里写着呢!”张阿伯虽然不认多少字,却盯着报纸上的“小张”两个字,看了半天,眼里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我儿子有出息了!”张阿伯抹了抹眼泪,笑着说,“等他回来,我一定要好好跟他说说颐老院的事,让他放心,我在这里过得很好。”
没过几天,小张真的跟着商队回来了。他一进村子,就直奔颐老院,老远就看见父亲坐在凉棚下编草绳。“爹!”小张喊了一声,快步跑过去。张阿伯抬起头,看见儿子,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紧紧地抱住儿子。
“爹,您瘦了吗?”小张上下打量着父亲,“我在西域的时候,总担心您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没想到村里建了颐老院,您在这里过得这么好!”张阿伯笑着说:“是啊,多亏了秦斩,建了这颐老院,我每天都能吃热饭,还能和老伙计们下棋、编草绳,一点都不孤单。”
小张在颐老院待了一下午,听父亲说颐老院的事,看老人们下棋、编草绳,还尝了李婶做的晚饭。“这饭真好吃,比我在西域吃的干粮强多了!”小张笑着说,“爹,您在这里我就放心了,以后我跟着商队出去,再也不用牵挂您了。”
王婆婆的孙子也回来了,他在织坊赶完了那批楚锦,特意请假回来看奶奶。他一到颐老院,就看见奶奶坐在屋里编草绳,手里还戴着李婶做的护指。“奶奶!”孙子喊了一声,跑过去抱住奶奶。
王婆婆看见孙子,高兴得合不拢嘴:“我的乖孙子,你可回来了!奶奶给你攒了八文钱,是编草绳赚的,你拿着,去买块好布料做衣裳。”孙子接过钱,眼里有些湿润:“奶奶,您别这么辛苦,我在织坊赚钱了,以后我给您买衣裳。”
赵爷爷的孙女儿也来了,她给爷爷带来了织坊新织的楚锦,上面绣着稻鱼纹,特别好看。“爷爷,这是我织的,您看看好不好看?”孙女儿笑着说。赵爷爷拿着楚锦,摸了摸,笑着说:“好看,真好看!我孙女有出息了,会织这么好看的锦缎了。”
那段时间,颐老院特别热闹,很多在外的子女都回来了,来看望家里的老人,还带来了礼物。他们看着老人们在颐老院过得开心,都很感激秦斩:“秦斩啊,多亏了你建了这颐老院,让我们在外干活也能放心。”
秦斩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老人们过得好,咱们村里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第六章咸阳来的考察官
颐老院的事,很快就传到了郡里,郡里又上报给了咸阳。咸阳的民政官听说楚地有个村级颐老院,运营得很好,就决定亲自来考察。
考察官来的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秦斩带着老支书、张阿伯、王婆婆等人,在村口迎接。考察官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穿着官服,戴着官帽,看起来很和蔼。
“秦斩大人,久仰大名!”考察官握着秦斩的手,笑着说,“早就听说你在楚地做了不少实事,今天特意来看看这颐老院。”
“大人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秦斩笑着说,“大人,咱们先去颐老院看看吧,老人们都在等着呢。”
一行人往颐老院走,刚到门口,就听见院里传来老人们的笑声。考察官走进院子,看见老人们有的在凉棚下下棋,有的在屋里编草绳,有的坐在门口晒太阳、聊天,脸上都带着笑容。院子里的葡萄架爬满了藤,青菜苗长得绿油油的,屋里飘出饭菜的香味,一派温馨的景象。
“这院子真不错,干净、整洁,还有生气。”考察官笑着说,走到凉棚下,看着张阿伯和赵爷爷下棋。“两位老人家,在下棋呢?”考察官问。张阿伯抬起头,笑着说:“是啊,大人,您要不要来一局?”考察官笑着摇摇头:“不了,我看你们下就好。”
一行人又走进屋里,看见方桌上摆着刚做好的饭菜,有炒青菜、蒸鸡蛋、豆腐汤,还有一碗红烧肉。“这是今天的午饭?”考察官问。李婶笑着点点头:“是啊,大人,老人们牙口不好,我把菜炖得烂一点,饭煮得软一点。”考察官尝了一口豆腐汤,点点头:“味道不错,很合老人们的口味。”
阿禾正好在屋里整理草绳,看见考察官,赶紧走过来:“大人,这是老人们编的草绳,织坊收了,还能卖钱呢。”考察官拿起一根草绳,看了看,笑着说:“编得真结实,老人们还能靠这个赚钱,不错,不错。”
医工正好今天来问诊,背着药箱走进来。“大人,我是郡里的医工,每隔三天来一次,给老人们问诊、量体温。”医工说。考察官点点头:“做得好,老人们的健康最重要,有你在,他们就能安心了。”
考察官在颐老院待了一个上午,和老人们聊了天,看了老人们的生活,还看了颐老院的账目。“秦斩大人,”考察官说,“这颐老院运营得很好,覆盖了村里所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日常照料覆盖率达100%,还能让老人们靠编草绳赚钱,体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值得在全国推广。”
秦斩听了,心里很高兴:“谢谢大人认可,我们会继续努力,把颐老院办得更好。”
考察官临走的时候,对秦斩说:“我会把这里的情况上报给朝廷,让朝廷把‘乡村养老服务’作为试点,在全国推广。你们楚地的颐老院,就是典范!”
当天晚上,系统提示弹出:“楚地村级颐老院运营,覆盖60岁以上老人120名,老人日常照料覆盖率达100%,解锁‘乡村养老服务’试点,获咸阳民政官考察认可。”
秦斩看着系统提示,又看了看颐老院的方向,那里的灯还亮着,隐约能听见老人们的笑声和编草绳的沙沙声。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以后会有更多的颐老院出现在大秦的乡村里,让更多的老人能安享晚年。
颐老院的院子里,葡萄架下的石桌上,还放着张阿伯和赵爷爷没下完的棋,旁边的竹筐里,装满了老人们编好的草绳,散发着稻草的清香。月光洒在院子里,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银辉,格外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