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免费漫画下拉式 > 第1212集 织坊的新机遇(第3页)

第1212集 织坊的新机遇(第3页)

机杼声又响起来了,这次更轻快了,带着点楚地的节奏,也带着点咸阳的沉稳。秦斩知道,楚地的技法在咸阳扎根,不仅仅是教几个织娘换梭子,是要让不同地域的手艺融在一起,让规矩活起来,让匠人们的心连在一起。

他走出织坊,午后的阳光有点暖,落在身上很舒服。西市的街上更热闹了,卖水果的商贩在吆喝,卖陶器的铺子外围了不少人,还有几个西域的商人,正拿着凤凰纹的样锦,和织坊的人谈订单。

驼铃声又响起来了,从街尽头传来,这次更响亮了,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试验桑园喝彩,像是在为丝路的新旅程伴奏。秦斩望着远方,渭水的方向在咸阳的东边,那里即将种上云梦泽的桑苗,长出新的桑叶,养出新的蚕,吐出新的丝,织出带着楚地和咸阳味道的丝绸,顺着丝路,走向更远的地方。

第三章桑苗的新旅程

云梦泽的桑苗送到咸阳时,正是初夏,渭水岸边的草长得正旺。秦斩带着李婶、王伯,还有几个关中的桑农,在渭水岸边选了一块地——这里离水源近,土壤是肥沃的黑土,和云梦泽的土壤很像,很适合种桑苗。

送桑苗来的是楚地寿春织坊的老桑农张阿公,头发全白了,却精神矍铄,手里总拿着一把小锄头。他蹲在地里,用小锄头挖了个坑,把桑苗放进去,然后小心翼翼地填上土,动作轻柔得像在抱孙子。“这桑苗娇贵,”张阿公一边填土一边说,“云梦泽的水土软,关中的水土硬,刚开始要多浇水,少施肥,等活过来了再施草木灰。”

关中的桑农李大叔凑过来看了看,皱着眉说:“张阿公,咱们关中种桑苗,都是用粪肥,草木灰能行吗?会不会不够肥?”

张阿公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李大叔,这您就不知道了。桑苗刚活过来,根细,粪肥太烈,容易烧根。草木灰温和,还能防虫,等桑苗长到半人高,再施粪肥,长得快,叶子还亮。”他从布兜里掏出一包桑叶,递给李大叔,“您看,这是云梦泽的桑叶,比关中的桑叶大,还厚,养出来的蚕吐的丝又细又亮。”

李大叔接过桑叶,摸了摸,确实比关中的桑叶厚,颜色也更绿。他点了点头:“行,那咱们就按张阿公的法子来,肯定能把桑苗种活!”

秦斩看着他们讨论种桑苗的法子,系统界面弹出淡蓝色的光纹:“关中试验桑园启动,云梦泽桑苗适配度初步评估为70%,结合楚地种植技术后,预计成活率可达85%。桑苗生长期约三个月,届时可进行首次桑叶采摘,初步满足咸阳织坊30%的蚕丝需求。”

光纹消散时,张阿公已经带着桑农们开始种第二棵桑苗了。李婶和王伯也没闲着,李婶帮着浇水,王伯则在一旁观察,时不时问张阿公几个问题,比如桑苗多久浇一次水,叶子长到多大可以采摘。

“王伯,”李婶一边浇水一边说,“等桑苗长好了,咱们就能用关中的蚕丝织锦缎了,到时候再掺点楚地的技法,织出来的丝绸肯定更好看!”

王伯点头,目光落在桑苗上:“要是真能种活,以后就不用从楚地运蚕丝了,省不少事。我之前织的云气纹,要是用云梦泽的蚕丝织,肯定比之前亮。”

秦斩笑着说:“等桑苗长好,咱们可以试试织一种新的纹样,把关中的云气纹和楚地的凤凰纹结合起来,再加点西域的胡杨林,说不定能成新的招牌。”

王伯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不同地方的纹样融在一起,既好看,又有特色,西域的客商肯定喜欢!”

接下来的几个月,秦斩经常去试验桑园。桑苗长得很快,刚开始还蔫蔫的,浇了几天水后,就慢慢挺直了腰,长出了新的叶子。张阿公和李大叔每天都来地里,观察桑苗的长势,时不时松土、浇水、施草木灰。

七月的时候,桑苗已经长到半人高了,叶子长得又大又厚,绿油油的,像一块块小扇子。张阿公看着桑苗,笑得合不拢嘴:“将军,您看,这桑苗长得比在云梦泽还好!关中的水土确实好,就是刚开始要多费心。”

秦斩看着满眼的绿色,心里很欣慰。系统界面弹出淡绿色的光纹:“试验桑园桑苗成活率达90%,超出预期5%。首次桑叶采摘可收获约500斤,可喂养蚕茧约200斤,预计能产出蚕丝约50斤,满足咸阳织坊35%的蚕丝需求。”

采摘桑叶那天,织坊的织娘们都来了。李婶带着楚地的织娘,王伯带着咸阳的织娘,还有几个西域的商人,也跟着来看热闹。张阿公和李大叔拿着镰刀,小心翼翼地采摘桑叶,织娘们则帮忙把桑叶装进竹筐里,欢声笑语洒满了桑园。

阿罗憾也来了,他刚从疏勒回来,听说试验桑园的桑叶熟了,特意赶来看看。他看着满筐的桑叶,笑着说:“将军,这桑叶比疏勒的葡萄叶还大!用这桑叶养出来的蚕,吐的丝肯定好,我要多订些丝绸,运到安息国去!”

秦斩点头:“阿罗憾首领,等新的蚕丝织出锦缎,第一个给您送样锦。”

采摘完桑叶,张阿公和李大叔把桑叶送到了养蚕的地方——那是在织坊旁边建的蚕房,里面摆着一排排的蚕匾,蚕宝宝已经孵出来了,白白的,像小虫子一样,正慢慢蠕动。

织娘们小心翼翼地把桑叶铺在蚕匾里,蚕宝宝立刻爬过来,开始啃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春雨落在桑叶上。李婶蹲在蚕房里,看着蚕宝宝,笑着说:“将军,等这些蚕吐丝,咱们就能织新的锦缎了,到时候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秦斩看着蚕宝宝,又望向窗外的桑园。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蚕宝宝身上,泛着细碎的光。他知道,这些小小的桑苗,不仅带来了楚地的技法,还带来了不同地域的融合,带来了新的希望——那是大秦大地上,不同文化、不同手艺、不同人心,撞在一起,开出的最鲜活的花。

九月的时候,蚕宝宝开始吐丝了。蚕茧白白的,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蚕匾里。织娘们忙着摘蚕茧,然后缫丝、织布。王伯和李婶合作,用新的蚕丝织了一块锦缎——上面有楚地的凤凰,关中的云气,还有西域的胡杨林,三种纹样融在一起,既好看,又有特色。

阿罗憾看到样锦时,眼睛都亮了,立刻订了一千匹:“这纹样太好看了!我要运到安息国,让那里的国王也看看大秦的丝绸!”

系统界面弹出淡蓝色的光纹:“楚地、关中、西域纹样融合成功,新纹样订单量占比达70%,丝路沿线客商复购率达98%。试验桑园蚕丝供应稳定,咸阳织坊丝绸产量较之前提升120%,‘丝路织联盟’成立条件已成熟。”

秦斩看着光纹里的“丝路织联盟”,心里很激动。他召集了咸阳、楚地、陇西郡的织坊掌柜和匠人,在咸阳西市的织坊里开了会,正式成立了“丝路织联盟”。联盟统一供应原料,统一技艺标准,还设立了“纹样工坊”,专门为西域客商设计定制化纹样。

成立仪式那天,西市的织坊都挂起了红灯笼,西域的商队送来的葡萄酿和马奶酒摆满了桌子,织娘们穿着新织的丝绸,笑着跳着。王伯和李婶一起剪了彩,张阿公和李大叔捧着新采摘的桑叶,阿罗憾则代表西域客商,送上了一面疏勒的锦旗,上面写着“丝路织章,天下共享”。

秦斩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听着织坊里的机杼声,听着西域商队的谈笑声,听着远处的驼铃声。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楚地的凤凰纹锦,关中的云气纹,西域的胡杨林,还会顺着丝路,走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知道大秦的丝绸,知道大秦的规矩,是活的,是暖的,是带着人心的温度的。

驼铃声又响起来了,这次更响亮了,像是在为“丝路织联盟”喝彩,像是在为大秦的丝路新旅程,奏响最动听的乐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