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免费漫画下拉式 > 第1157集 医署里的新学徒(第4页)

第1157集 医署里的新学徒(第4页)

“我记住了,先生。”阿禾认真地说。他想起昨天去给张阿婆看病时,张阿婆拉着他的手,说自己无儿无女,多亏了他和素问先生,不然早就活不下去了。阿禾心里酸酸的,便每天都去看看张阿婆,帮她挑水、劈柴,陪她说话。

秦斩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图纸,脸上带着笑容:“素问,你看,这是我让人画的医署扩建图纸。现在时疫平息了,百姓对医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咱们把医署扩建一下,再建一个专门的药房和诊室,这样看病、配药也更方便。”

素问接过图纸,仔细看了起来。图纸上,医署的规模比现在大了一倍,除了药房和诊室,还多了一个小小的学堂,专门用来教孩子们认草药、学医术。“这个学堂好。”素问笑着说,“将来可以教更多的孩子学医,让庐江郡的医者越来越多,百姓看病也更方便。”

“我也是这么想的。”秦斩点点头,“扩建医署的材料和人手我都安排好了,过几天就开工。对了,庐江渠的水已经引到田里了,张阿伯他们说,今年的庄稼肯定能有个好收成,还邀请咱们秋收的时候去吃新米呢。”

“好啊。”素问笑着答应,“到时候咱们带着阿禾一起去,让他也尝尝庐江郡的新米。”

阿禾听到这话,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先生,秦将军,我还没见过稻田丰收的样子呢!”他从小就跟着爹娘四处逃难,很少能看到丰收的景象,现在听到能去看稻田丰收,心里格外期待。

“当然是真的。”秦斩笑着摸了摸阿禾的头,“等秋收的时候,不仅能吃新米,还能看到百姓们丰收的样子,那才是庐江郡最美的风景。”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石头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兴奋地说:“先生!秦将军!你们看,这是李婶送来的桑蚕茧!她说今年的桑蚕长得特别好,多亏了秦将军推广的新桑苗,她特意选了最好的茧子送来,让咱们做件新衣裳!”

李婶就是之前种桑苗的蚕农,前几天得了风寒,阿禾去给她看的病,现在已经完全康复了。她知道医署的人辛苦了,特意送来桑蚕茧,表达感谢。

素问打开布包,里面装着十几个雪白的桑蚕茧,摸起来软软的,带着淡淡的蚕丝香。“李婶太客气了。”素问笑着说,“这些茧子留着给阿禾做件新衣裳吧,他的衣裳都短了。”

阿禾有些害羞,低下头:“谢谢先生,谢谢李婶。”

“不用谢,这是你应得的。”秦斩笑着说,“你帮李婶看好了病,又跟着素问先生救了这么多人,做件新衣裳是应该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医署的扩建工程顺利开工了。秦斩派来的士兵和百姓们一起,搬砖、砌墙、搭木架,干劲十足。素问和阿禾则继续给百姓看病,偶尔也会去山里采药,教孩子们认草药。

医署的学堂很快就建好了,里面摆着几张木制的桌子和椅子,墙上挂着草药的图谱。开学那天,十几个孩子背着布书包,兴高采烈地来上学,他们大多是流民的孩子,以前没机会读书,现在终于能在学堂里学习了。

“今天咱们先学认草药,你们看这个,是蒲公英,能清热解毒……”阿禾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株蒲公英,认真地给孩子们讲课。他的声音虽然还有点稚嫩,却很清晰,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手里的蒲公英。

素问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秦斩走过来,站在她身边,也看着学堂里的景象:“没想到阿禾还挺会教书的。”

“是啊,他不仅医术好,还很有耐心,是个好老师。”素问点点头,又说:“等这些孩子学好了医术,就能去村里给百姓看病,咱们庐江郡的医疗就更普及了。”

秦斩看着素问,又看了看学堂里的孩子们,心里满是感慨。他想起刚到庐江郡时,这里还是一片凋敝,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还有很多人染病得不到治疗。而现在,庐江渠的水灌溉着万亩农田,医署的医者为百姓治病,学堂里的孩子们在学习知识,整个庐江郡都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素问,谢谢你。”秦斩突然说,“如果没有你和医署,庐江郡不会这么快安定下来。”

素问笑着摇摇头:“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再说,要是没有你建庐江渠、建隔离棚、调运药材,我一个人也做不了这么多。你帮百姓解渴,我帮百姓治病,咱们各司其职,才能让庐江郡变得更好。”

秦斩点点头,心里很认同素问的话。他知道,治理楚地,不仅需要军事上的平定,更需要民生的改善——需要庐江渠的流水,需要医署的草药,需要学堂的书声,需要像素问、阿禾这样的人,用仁心和汗水,浇灌出楚地的春天。

秋收的时候,庐江郡的田野里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风吹过,稻浪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张阿伯带着百姓们在田里收割稻谷,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素问、阿禾和秦斩也来了,他们跟着百姓们一起割稻子,虽然动作不如百姓们熟练,却很认真。阿禾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稻谷,兴奋得不行,手里拿着镰刀,跟着张阿伯学习割稻子,脸上沾了泥土也不在意。

“阿禾,你看,这稻穗多饱满,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张阿伯笑着说,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又说:“多亏了秦将军挖的庐江渠,不然今年旱情,咱们肯定没收成;也多亏了素问先生的医署,让咱们有病能治,才能安心种地。”

阿禾点点头,看着金黄的稻穗,心里满是感动。他想起自己刚到医署时的样子,怯生生的,连草药都认不全;而现在,他不仅能独立给百姓看病,还能教孩子们学医术,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素问先生的教导,离不开秦将军的支持,离不开庐江郡百姓的信任。

傍晚的时候,百姓们在田埂上摆起了宴席,桌子上摆满了新煮的米饭、炒的青菜,还有几条刚从云梦泽里捕来的鱼。张阿伯端着一碗酒,走到秦斩和素问面前:“秦将军,素问先生,这碗酒我敬你们!谢谢你们为庐江郡做的一切!”

秦斩和素问接过酒,和张阿伯碰了碰碗,一饮而尽。酒很烈,却带着丰收的喜悦和百姓的情谊,暖在心里。

阿禾坐在一旁,手里捧着一碗米饭,大口地吃着。新米的香味很浓,比他以前吃过的任何米饭都好吃。他看着身边的百姓们,脸上都带着笑容,说着丰收的喜悦,说着对未来的期盼。他知道,这就是楚地的春天,是充满希望的春天,是属于庐江郡百姓的春天。

夜色渐深,宴席还在继续。田埂上的火把照亮了夜空,百姓们的笑声、歌声混在一起,在田野里回荡。素问和秦斩坐在一旁,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安稳。阿禾则和孩子们一起,在田埂上追逐打闹,手里拿着刚摘的稻穗,脸上带着纯真的笑容。

庐江郡的春天,就这样在草药的清香、稻田的金黄和百姓的笑声中,慢慢深了。而素问、秦斩和阿禾知道,他们的故事,还会继续——他们会继续建医署、挖水渠、办学堂,为楚地的百姓,为这乱世里的春天,增添更多的温暖和希望,直到楚地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生机,直到楚地的每一个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