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免费漫画下拉式 > 第1157集 医署里的新学徒(第2页)

第1157集 医署里的新学徒(第2页)

素问抱着孩子,手指放在孩子的额头和手腕上,又翻开孩子的眼皮看了看,眉头微微皱起:“是风热感冒,烧得有点高,得赶紧用药。”她回头对阿禾说:“阿禾,你去竹篓里找找,有没有薄荷和柴胡,各拿一点过来。”

阿禾立刻跑过去,打开竹篓,从里面找出薄荷和柴胡,仔细数了数,各拿了一小把,递到素问手里:“先生,够吗?”

“够了。”素问接过草药,又对妇人说:“你家离这儿近吗?我们去你家煎药,孩子现在需要休息。”妇人连忙点头:“近,就在山脚下,我带你们去!”

几人往山脚下走,妇人一边走,一边断断续续地说:“我家男人去年打仗死了,就我和娃两个人过。这娃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啊……”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

阿禾走在后面,看着妇人的背影,心里酸酸的。他想起自己爹娘生病的时候,也是这样担心,要是没有素问先生,爹娘可能就活不下去了。他悄悄攥紧了拳头,心里更坚定了要学好医术的想法——他要治好更多像这个孩子一样的病人,让更多的家庭不用再担心失去亲人。

到了妇人家,是一间简陋的土坯房,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几个板凳。素问把孩子放在床上,让妇人烧热水,自己则拿出药臼,把薄荷和柴胡放进去,开始捣药。阿禾站在一旁,看着素问捣药的动作,手法熟练,力度适中,药臼里的草药很快就变成了粉末。

“阿禾,过来帮忙。”素问把捣好的药粉递给阿禾,“等水开了,把药粉放进去,煮一刻钟,记得要搅拌,别糊了。”阿禾接过药粉,点点头,眼睛紧紧盯着锅里的水,等水开了,小心地把药粉放进去,用勺子轻轻搅拌着。

药煮好后,素问把药汁过滤出来,放温了,用勺子喂给孩子喝。孩子一开始不肯喝,哭着挣扎,妇人在一旁急得不行。阿禾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一颗用糖稀做的糖块——这是昨天春桃给他的,他没舍得吃。他把糖块递给孩子:“乖,喝了药,就能吃糖了。”

孩子看着糖块,哭声小了点,张嘴喝了一口药汁,虽然苦,却还是坚持着喝了下去。喝完药,阿禾把糖块递给孩子,孩子含着糖块,慢慢闭上了眼睛,呼吸也平稳了些。

妇人看着孩子睡着了,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对着素问和阿禾连连道谢:“谢谢先生,谢谢阿禾!要是没有你们,我家娃就危险了。”她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个鸡蛋,非要塞给素问:“先生,这鸡蛋您拿着,不是什么好东西,您别嫌弃。”

素问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一个鸡蛋,又把剩下的还给妇人:“你家里也不容易,这些鸡蛋留给孩子补身体吧。孩子还要喝两天药,我明天再过来看看。”妇人点点头,送他们到门口,看着他们走远了,才转身回屋。

回去的路上,阿禾手里攥着那个鸡蛋,心里暖暖的。他抬头看向素问,问道:“先生,咱们给人看病,为什么不要报酬啊?”

素问看着他,笑了笑:“行医不是为了报酬,是为了救人。庐江郡的百姓刚经历战乱和旱情,日子都不好过,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她顿了顿,又说:“你记住,当医者,最重要的是仁心。有了仁心,才能真正为百姓着想,才能治好病。”

阿禾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仁心”两个字记在了心里。他看着手里的鸡蛋,又看了看竹篓里的草药,突然觉得,自己手里的不是鸡蛋和草药,而是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责任,是素问先生传递给他的,也是他将来要坚守的。

夕阳西下,两人背着竹篓往医署走。晚霞把天空染成了红色,路边的草药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阿禾走在素问身边,脚步比来时更坚定了——他知道,自己的医者之路,才刚刚开始,而这条路,会和庐江郡的春天一样,充满希望。

时疫突发:医署内外的生死竞速

庐江郡的雨季来得突然,一场大雨下了三天三夜,雨停后,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水汽,地里的庄稼倒是长得更旺了,可医署里的病人却突然多了起来。

最先发现不对劲的是春桃。那天早上,她刚把晒干的草药整理好,就看见一群百姓扶着一个病人过来,病人脸色发黄,浑身发抖,还一个劲地呕吐。紧接着,又有几个症状相似的病人被送了过来,有的还发着高烧,说胡话。

“先生,这不对劲啊。”春桃跑到正在配药的素问身边,声音有些急,“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病人,症状都差不多,是不是……是不是时疫啊?”

素问心里一紧,放下手里的药杵,快步走到病人身边。第一个病人是个中年汉子,躺在临时搭起的木板床上,脸色蜡黄,嘴唇发紫,呼吸急促。素问摸了摸他的额头,滚烫,又把了把他的脉,脉象浮数,再看他的舌苔,黄腻。“是疟疾。”素问的声音有些沉重,“雨季潮湿,蚊虫多,疟疾容易传播。”

她刚说完,外面又传来一阵喧哗,石头跑进来,满头大汗:“先生!不好了!城外的流民棚里,也有好多人得了这种病,有的已经快不行了!”

秦斩就是在这时赶来的。他刚处理完城防的事,就听说医署里病人突然增多,还疑似时疫,立刻骑着马赶了过来。医署里已经挤满了人,有的病人躺在地上,呻吟声、哭喊声混在一起,场面混乱。

“情况怎么样?”秦斩走到素问身边,眉头紧锁。他经历过战争中的时疫,知道一旦扩散开来,后果不堪设想——庐江郡刚安定下来,要是时疫蔓延,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白费。

“是疟疾,已经有二十多个病人了,城外流民棚里还有更多。”素问的脸上带着疲惫,却依旧镇定,“现在最缺的是治疗疟疾的药材,尤其是青蒿,还有隔离的地方——病人挤在一起,很容易交叉感染。”

秦斩立刻说:“隔离的地方我来解决,我让人把城外的废弃驿站清理出来,作为临时隔离棚,再派士兵把守,禁止无关人员进出。药材的事,我让人立刻去山里采青蒿,再从其他郡调运,一定尽快给你送过来。”

“多谢。”素问点点头,又对春桃、石头和阿禾说:“春桃,你负责整理现有的药材,把青蒿、柴胡、常山分出来,单独放好;石头,你去烧热水,给病人擦身降温,再帮忙把病人送到隔离棚;阿禾,你跟着我,给病人诊断、配药。”

“是!”三人齐声应道,立刻行动起来。阿禾跟着素问,给一个个病人诊断,他已经跟着素问学了半个多月,基本的望闻问切已经掌握了不少,虽然还是有些紧张,但动作却很熟练。他给病人把脉,看舌苔,然后把症状告诉素问,再按照素问的吩咐配药,一点也不含糊。

“阿禾,这个病人脉象沉细,舌苔白腻,是寒疟,要用附子、干姜配常山;那个病人脉象洪数,舌苔黄腻,是热疟,要用青蒿、知母配柴胡。”素问一边给病人诊治,一边教阿禾分辨疟疾的类型,“疟疾有不同的种类,用药也不一样,不能弄错了,弄错了会出人命的。”

阿禾认真地记着,手里的笔在纸上飞快地写着,把不同类型疟疾的症状和用药都记了下来。他看着那些痛苦的病人,心里很着急,恨不得立刻就能把他们治好。有一个病人是个小女孩,才五岁,发着高烧,一直哭着要娘,阿禾看着心疼,配好药后,特意找了块糖,放在小女孩手里:“乖,喝了药,病就好了,就能见到娘了。”小女孩接过糖,果然不哭了,乖乖地喝了药。

秦斩很快就调来了士兵,开始清理废弃驿站。士兵们拿着扫帚、水桶,把驿站里的灰尘、垃圾清理干净,又铺上干草,搭起木板床,还在驿站周围挖了排水沟,防止积水滋生蚊虫。同时,另一队士兵则拿着镰刀、竹篓,进山采青蒿——他们按照素问画的青蒿图,在山里仔细寻找,遇到不认识的,就立刻派人回来问,生怕采错了。

可问题还是出现了。山里的青蒿虽然多,但士兵们大多不认识草药,采回来的青蒿里,混了不少长得相似的杂草,需要筛选;而且流民棚里的病人越来越多,现有的青蒿很快就用完了,从其他郡调运的药材还在路上,根本不够用。

“先生,青蒿不够了!”春桃拿着空了的药筐,急得眼圈发红,“刚才又送来了十个病人,已经没有青蒿配药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