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开局穿越到皇后寝宫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朝议与倭国银矿(第1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朝议与倭国银矿(第1页)

第148章朝议与倭国银矿

太和殿,户部尚书徐阶出列,朗声道:“启禀陛下,今年的麦子已经收割完成,因为江北的雨水偏少,导致陕西、甘肃等地粮食比往年减少……

“夏季的播种已经开始,但现今雨水不足,也不知今后几个月的雨水如何,臣怕到了秋收时依然难以丰产……”

听他汇报完,秦政蹙眉道:“北方出现干旱,确实是个问题,爱卿可有应对之法?”

徐阶沉吟道:“陛下,不如您向上天祈雨,您既是仙人,定能让上天降雨。”

“求雨?上天决定不下雨,便是求也无未必管用,朕以为还是要依靠人力。”秦政道,“陕西两地都可引黄河之水灌溉。”

徐阶道:“黄河之水虽然管用,但这两省地方太大,远水解不了近渴,纵是开凿水渠,一时也难以完成。”

“爱卿所言甚是,但不能坐以待毙。”秦政思索半晌,“这样吧,可以用飞船装水,运到受灾之地,进行灌溉,或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作用。

“还有,令当地官府开闸放水,将黄河之水通过支流引到受灾之地。”

徐阶点点头:“陛下打算通过飞船运黄河之水?此法确实可行。只是,如此也并非易事,一则,飞船不好装水,再则,臣也不知那飞船装了水后能不能飞行。”

“爱卿不用担心,飞船可以一日不停地来回运水,纵然一次带的水少,也能起到缓解干旱的作用。

“至于你担心飞船载重过多,难以飞行,更是多虑了。下朝后,朕便安排下去,让龙禁卫前往。”

“是。”徐阶拱手,退回了班中。

“礼部尚书、工部尚书何在?”

“臣在。”王莽和杨国忠出列,“陛下有何吩咐?”

“王莽,朕命你协同工部尚书,在陕甘宁三省修建水利,开凿水渠,将黄河之水贯穿三省各地。”

王莽有些惊讶,迟疑道:“陛下,臣主管礼部,事务繁忙,只怕抽不开身。”

秦政沉声道:“爱卿你如何不明白朕的意思,朕让你协同工部开凿水渠,并不是让你全部参与,而是希望你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一改以往修建水利的方法。”

王莽脸上现出一丝了然,明白了秦政之所以点名让他参与,是想利用他前世的知识,苍声道:“臣领旨。请陛下容臣一些时日,臣想几个方案呈送陛下御览。”

“爱卿,你要切记,新的修建水利的方法,要遵循省力、省时、省人工、顺应自然的原则,做到旱时能保证水源不枯竭,汛时能减轻黄河的压力。水渠堤坝可以用国商衙门的混凝土做……”

王莽点头:“陛下所言甚是。只是黄河之水向来从西到东、从北到南流动,若要将西北的甘肃之地,也笼罩在黄河灌溉下,须得仔细规划一番。”

“水渠的具体开凿路线,你与工部商议后确定下来。用飞船运水的事,朕会令龙禁卫即刻展开,确保今年秋天粮食不再减产。

“至于用于开凿水渠的人工,可以从当地就近招募,也可从各地没有田亩的流民中招募,也可以从他国招募。

“无论从何处招募,要确保不会影响百姓们种田,更要给足他们酬劳。

“徐阶、杨国忠,此事你们要注意,要让他们劳逸结合,不可使他们过度劳役。修建水利固然是国之大事,但也不能操之过急。”

“臣领旨。”

“王承恩,令翰林院拟旨,传旨陕西、甘肃总督,让他们时刻关注旱情,若是有百姓粮食不济的问题,就马上开仓放粮,若是粮食不够,就向朕上奏章,或向龙禁卫反应。”

王承恩应声,让身后的小太监记下,等下朝后令翰林院拟旨。

秦政又道:“前些日子,朕通过在地方上的龙禁卫,对中原腹地的用水情况有了些了解。

“据村民们说,很多乡村中靠近田地的小河,前些年还水漫河塘,近几年肉眼可见地水量减少,一些很小的河塘,早已经没水,每年的雨量也越来越少,渐有出现旱情之势。

“朕担心再过些年,就会酿成极大的旱灾,此时须得早做防备,以免到时爆发大面积旱情,难以收拾。

“朕想,以中原腹地为中心,建设一条大的水渠,将夏国的各处湖泊、河流连到一起,确保在遇到雨水减少之时,能够灌溉田亩。众爱卿以为如何?”

工部尚书杨国忠笑道:“陛下圣明,早该如此。建一条连接全国的水网,无论是灌溉农田、排解洪灾,还是运输货物,都极为方便,到时甭管是旱灾还是水灾,都能有效抵御。”

见杨国忠一副无脑吹的模样,秦政笑了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