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忍不住插话道:
“父亲,岭南是诸葛孔明故地所在。”
“其今虽然已经离职,但毕竟还有一定影响力。”
“不妨令交州刺史蒋琬出面,将之逮捕。”
言下之意,诸葛亮是李翊的小弟,蒋琬又是诸葛亮的小弟。
小弟的小弟,吩咐其做事也是应该的。
这也是汉末三国常见的套路。
不需要控制住每一个人,只需要控制他们的老大就可以了。
比如许褚。
许褚的部曲都是宗族,特殊的时代产生特殊的血缘纽带。
使得这些宗族子弟只听命于许褚一人。
对此,曹操不需要一个一个收买人心,他只要让许褚保持对自己的忠诚那就足够了。
控住住许褚就等于控住他的小弟。
同理,交州远在岭南。
虽然其名义上需要听洛阳的。
但考虑到地理交通问题,中央对其的控制力其实是非常薄弱的。
你下达吩咐一个命令,岭南不管怎么回应,都可以找一个还说得过去的借口。
而你中央却又不好查验,来回一趟,费时费力,还费钱。
所以像岭南这种偏远的、特殊的区域,一般都会派品性好值得信任的人去。
能力反而是其次。
如果要看能力的话,那中央直接选士燮就可以了。
因为士燮能力其实是非常强的,把交州治理得很好。
但代价就是交州完全姓士了。
所以诸葛亮再离开交州后,坚持保举蒋琬做交州刺史。
刘备与李翊也都同意了。
以汉朝之地大物博,比蒋琬能力强的人一大把。
但蒋琬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乖”。
历史上的蒋琬就是一个典型的“乖宝宝”人设。
他不惹事,不生事,坚决拥护前领导诸葛亮的一切政治主张。
虽然这样的人缺乏自我创新,与向上开拓的想法。
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非常的稳。
堪称汉末小曹参。
只有这样的人留在交州,中央才能加强对岭南的控制力。
否则,岭南很容易独立出去,或者像士燮交州那样名存实亡。
所以,李治认为陈应虽然逃去了岭南,但目前朝廷对岭南控制力还比较强。
依然可以将之逮捕。
对此,李翊却持不同的意见。
“不必了。”
李翊拈起一枚蜜饯,“陈元龙既安排族弟去岭南,自有他的体面。”
“我等又何必赶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