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消打开报,看到一些新闻表明传统准则被丢在一边了,古老
的伦理道德都弃之不顾了,现有的秩序遭到破坏了,他不是满
腔怒火,就是心头发怔。似乎人们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了——
包括合法当局、法庭、法律、父母、大学校长、军队、自由经
营制度,甚至还有美国国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特他们
这一辈人就是在这面旗子下作战和牺牲的呀。
依马特·扎勒斯基看,就是年轻人这样捣蛋闹事的,他对
大部分年轻人也就越来越痛恨:那批长头发青年,叫人简直分
不出是男是女(马特依旧留着空军式小平头,当作一种标记);
还有自命无所不知的学生,一肚子书本知识,满嘴巴麦克卢
恩
①、马克思、切·格瓦拉;还有黑人激进分子,要求太平盛世
当场降临,不甘心慢慢前进;还有其他一切提抗议的,闹风潮
的,对眼前的一切都瞧不起,谁敢不同意就毒打谁。在马特看
①当代加拿大电子物理学家、作家、《探索》杂志主编。
… 369
来,这一帮小子都乳臭未干,十分幼稚,对现实生活一无所知,
半点贡献也没有……他一想起这批年轻人,肝火和血压就一齐
上升了。
来,这一帮小子都乳臭未干,十分幼稚,对现实生活一无所知,
半点贡献也没有……他一想起这批年轻人,肝火和血压就一齐
上升了。
实际上,马特·扎勒斯基也跟他这把年纪的许多人一样,年
深月久的看法把他束缚住了。巴巴拉同他谈话,有时候会争论
得不可开交,在谈话中,巴巴拉想要说得他相信她的观点:大
家的眼界已经扩大了;一度认为万世不易的信仰和观念受到了
检验,发现原来纯属虚妄;年轻人藐视的,不是他们父母一代
的道德,而是满嘴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不是古老的
道德准则本身,而是往往以所谓道德准则作为掩护的假冒为善
和自我欺骗。其实,目前是一个探索的时代,是一个激励思索
的时代,对人类只有百利而无一弊。
巴巴拉这番打算失败了。马特·扎勒斯基缺乏眼光,他把
身边的变化仅仅看作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正是怀着这么样一种心情,再加,人又疲乏,胃里又疼个
不停,马特很晚回到了家里,却发现巴巴拉和一个客人早已在
屋里。那客人就是罗利·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