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瑶期摇了摇头,李氏最近也在为任瑶华的婚事头疼。任瑶华也并非是无人问津,可是从韩云谦到丘韫再到曾奎,婚事就没有顺利过,甚至还招来了不少灾祸。
曾奎的事情之后,李氏也曾找人给任瑶华算过命,算命的说任瑶华命格极贵,有旺夫兴家之相,不过因为命数中的几朵桃花带了煞,所以不宜过早婚配,最好能等到17岁以后再成亲,夫婿则须得比她大五岁以上且同样命格贵重才能破得了这煞气。只要任瑶华能熬得过年少这一大桃花劫,这一生必定荣华富贵,子孙满堂。
现在任瑶华已经十六岁了,就算是要十七八才成亲,婚事也该先定下来了。
到了云阳城之后,李氏也注意过与她交好的那几家人家的少爷,只可惜不是已经婚配了就是年纪不合适。
容氏听了李氏为任瑶华算命之事,叹道:“这种事情不可尽信,却又不能不信,不为别的,就是求个心安罢了,也难为你娘了。”
任瑶期点了点头,她虽然不信这些,不过那算命的也说对了好几处。任瑶华这几年沾惹上的不就是烂桃花么?
而李氏对这些则是全信了,再给任瑶华物色人选的时候就挑年纪大任瑶华五岁的。可是在燕北,二十一了还没有婚配的男子毕竟是极少的,就算是有那么一些,李氏也未必能看得上。
至于任家老太爷和老太太那里,在经历过曾家的事情之后对结亲之事也谨慎了不少。
任瑶期听说最近京城二老太爷手中的生意出了不少问题,频频写信回来向任老太爷求助。任老太爷从未真正放弃过江南那些产业,自然是急人所急。可是他现在精力不如以前了又不敢太明目张胆地插手江南之事,而方雅存那里又官途不顺自身难保。
所以任老太爷现在忙得很,也没有太多余闲为任瑶华的婚事操心了。
容氏道:“不过若是能定下来,还是早点定下来为好啊,就怕到时候夜长梦多……”
任瑶期十分敏锐,听容氏的语气中含有担忧,便立即出声问道:“外祖母,可是出了什么事?”
容氏皱眉道:“我只是有些担心而已。我听说颜太后喜欢招些年轻姑娘进宫或给公主们做陪读玩伴或留在身边伺候,这次又下令要在民间寻些相貌出众读书识字的女子进宫充当女官宫女。瑶华上次得罪了卢公公,在燕北的地界上燕北王府或许能保你们周全,可是万一卢裕往太后面前一提,想个法子把瑶华弄进宫去……”
第342章 出事
容氏的话让任瑶期也不由得警醒起来。
太后若是真的要招她们姐妹入京,就算是燕北王府也不好阻拦,毕竟从名义上论,她们也是大周子民。不过入宫的女子须得是未有婚配的,若是有婚约在身的话即便是太后,也不好强行诏人进京。
“可是总不能因为怕他使阴招,就将三姐随便婚配吧?”任瑶期皱眉道。
容氏闻言却是若有所思地看向任瑶期:“你只担心你姐姐?你自己呢?若是太后招你进京怎么办?”
任瑶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容氏的话。
容氏摇了摇头叹道:“燕北王府或许有能力能护你,但是你确定有人愿意为了你得罪太后吗?大多数时候,女人都只是权利斗争之下的牺牲品。”
任瑶期知道容氏误会自己沉默的含义了,不过她也没有解释,只是笑了笑道:“我知道的,外祖母。”
容氏知道她是个聪慧的,便也不再提了,只是嘱咐任瑶期道:“回去让你母亲好好思量思量,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任瑶期应下了,之后不久容氏派去跟着任瑶华的人回来了,说任瑶华离开之后就坐自己的马车回了家,他们见任瑶华安全进了府就回来禀报了。
任瑶期在容氏这里用完了午膳才回去,回到家的时候李氏正在午休。任瑶期便没有打扰李氏休息,想着等下午李氏起身之后再将容氏的话转告给她。
不过周嬷嬷将任瑶期拉到一边告诉她说,李氏回来之后任瑶华与李氏又有争执,李氏刚刚一直在屋里流泪,好不容易才被周嬷嬷劝着睡下了。
周嬷嬷让任瑶期去看看任瑶华,好好劝劝她。
任瑶期无奈地一叹,任瑶华对外祖一家一直都有偏见。任瑶期不止一次劝过她,任瑶华依旧不能释怀。
道别了周嬷嬷,从正房出来之后,任瑶期便去了东厢找任瑶华神级觉醒。
可是另任瑶期意外的是,任瑶华不在屋里,倒是大丫鬟芜菁坐在内屋的炕上拿了个绣棚在绣花。
见任瑶期进来。芜菁连忙将手上的活计放下,下炕来行礼。
任瑶期环顾了一圈,惊讶道:“三姐呢?不在屋里?”
芜菁一开始还有些支支吾吾的,不过见任瑶期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地盯着她,她还是低下头道:“三小姐她出门了。”
任瑶期连忙问:“她去哪里了?什么时候出去的?身边带了些什么人?为何连周嬷嬷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