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田园女知乎 > 第559章 产品改进更加完美(第1页)

第559章 产品改进更加完美(第1页)

天刚亮,我推开作坊的门。木桌上已经摆好了十套礼盒的材料,每一样都按顺序排好。顾柏舟蹲在炉子边烧水,听见动静回头看了我一眼。“火候正好,能开始烘干了。”

我点点头,把昨晚写的执行计划又看了一遍。纸上的字比昨天更清晰了些,每一项后面都画了勾,只有最后一条还空着——“成品验收”。

林婶掀帘进来,手里提着一篮刚熬好的糖渍梅条。她把篮子放在桌上,眉头皱着。“这回颜色是亮了些,可我不敢多加柠檬汁,怕酸味太重。”

“先试试。”我把系统调出来,点开果蔬加工记录。屏幕上显示着三组数据,对应的温度和时间都不一样。我指着中间那行,“就照这个比例来,再做一小锅。”

她说不出什么,转身去灶台前重新调配。顾柏舟也起身,走到我旁边看那张计划表。“包装那边也要现在就开始?”

“嗯。”我把金属校准片拿出来,放在木模旁边对比,“压印得深一点,不然纹路会模糊。”

他拿起细凿,蹲在桌角动手修改。木屑一点点落下,稻穗的线条慢慢变得清楚。我站在一旁看着,时不时用手摸一下沟槽的深度。

第一炉果干出炉时,太阳已经升到屋顶上方。我打开盖子,一股热气扑出来。果干的颜色比以前深了一点,捏起来有弹性,但不粘手。我挑了几片放进小袋里,裹上油纸,再用蜂蜡封口。

“这样真的能防潮?”林婶凑过来问。

“试过三次模拟环境,四天内没问题。”我把样品递给她,“你拿回去放两天,看看有没有变化。”

她接过袋子,没再说什么,只是小心地收进袖子里。

中午的时候,第二批梅条做好了。这次颜色鲜亮,表面泛着微光。我夹起一片尝了尝,甜中带酸,没有焦苦味。顾柏舟也在旁边试了一口,点头说:“这个可以。”

我把三种搭配方案写在纸上:两枚梅条配三片果干,或者加一块米饼,或者换成四片果干减一枚梅条。我们三人围在桌边,盲品测试。

第一种吃起来层次分明,第二种更饱腹,第三种太干。最终定下第一种组合。

“就这么装。”我说,“顺序不能乱,梅条放最上面,让人一打开就能看见。”

林婶开始包装第一批盒子。红丝带绕上去打结时,第一个结太紧,拉不开。她自己也发现了,嘟囔了一句:“这哪是送礼,是给人添麻烦。”

我让她停下,回忆起以前见过的礼品盒。“改成蝴蝶结,下面留一根短绳,一抽就开。”

她试了两次没成功,第三次才掌握力道。顾柏舟在一旁帮忙裁剪丝带,每一根都量好长度,切得整整齐齐。

下午阳光斜照进屋,十只礼盒终于排成一列摆在长桌上。木匣刷了新漆,压出的稻穗纹清晰可见,红丝带打得规整,编号标签贴在侧面。

我一个个检查。打开第一只,里面的油纸没有气泡,封蜡完整;第二只,梅条位置正确;第三只,所有食材干燥无潮气。

第九只盒盖合上时,发现丝带歪了一点。我拆下来重绑了一次。

第十只检查完,我松了口气。从头到尾走了一遍流程,每个环节都有记录。烘干时间、封装手法、配料比例,全都写进了本子。

“明天送去镇上?”顾柏舟问。

“你亲自跑一趟。”我把十只盒子推到他面前,“交给李商人,让他放进库房角落,那儿最闷热。五天后取出来看有没有变质。”

他应了一声,开始准备麻布包和防震稻草。

林婶收拾着工具,忽然说:“要是真没人退回来,下次能不能让我侄女来学这手艺?她手巧,不会拖慢进度。”

“等这批过了再说。”我说,“先得知道外面的人认不认这个改法。”

她点点头,没再多问。

天快黑时,人都走了。我留下来清理作坊。炉子熄了火,案板擦干净,刀具归位。系统界面弹出提示:能量值+30,来源为“优化生产流程达成阶段性目标”。

我没关它,而是翻到消费行为模拟页面。输入新的包装样式和食材组合,等待反馈。

结果显示,用户满意度预计提升27%,主要来自“视觉吸引力”和“食用便利性”的加分。

我把这些数据抄进笔记本,在最后一行写下:“初版达标,可量产。”

窗外风刮了一下,灯焰晃了晃。我伸手扶正油灯,抬头看向桌上的礼盒。

顾柏舟临走前把麻布包挂在门后,绳结打得结实。我走过去摸了摸那个结,指腹蹭过粗糙的麻线。

明天他会把这些盒子带到镇上,放进最热的角落,等五天后的结果。

我转身吹灭油灯,屋里暗下来。最后一眼,看到的是长桌上那排整齐的礼盒,在昏影里静静立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