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回来之后,倒是没有看到若儿如这般笑过了,李楠在心里叹了口气:“记得早点回来。”凑近她在那洋溢着喜气的脸上落下一吻,惹得眼前的人一阵脸红。
赵惜若捂着脸娇嗔:“那么多人看着呢,真是的。”一溜烟儿的钻进了马车,打开帘子看到李楠的坏笑又立马拉下了车帘。
娥皇冲李楠行了个礼,也进了马车。
马车走出好远的时候,李楠看到那帘子再次被打开,某人的头发飘了出来,很明显的,是又在看自己了吧?
“若姑姑要是舍不得,我们今日就不去了。”娥皇调侃她。
红晕再次蔓延:“娥皇就会取笑我,”接着又佯装生气的说道:“说了多少次了,叫我若儿就好,如今我们是姐妹,叫姑姑多生分?”
“我可不敢叫若儿,这是大人叫的,还是叫若妹妹好些。”娥皇也跟着她看向后面:“大人还站着呢,我们要不要回去告诉他不要等了。”
“马车不见了,她就会回去了,我们再回去…”赵惜若看到娥皇不怀好意的笑顿时闹了个大红脸,“好啊,娥皇,你总是取笑我,看我怎么收拾你。”说着就伸出手挠她的胳肢窝。
“哈哈…不敢了…不敢了,若妹妹…”娥皇在车里连躲得地方都没有,被赵惜若弄的衣裳凌乱,颇像被打劫了一番。
车夫在外面乐呵呵的笑着,两位夫人的感情可真好啊,真不知道大人使了什么手段让她们这样服服帖帖的,他不由得在心里竖起大拇指。
大人,还真不是省油的灯啊。
正文 第六十四章
几个月后,书院完工,李楠应邀出席书院的落成礼,虽然李楠看似失宠了,但是怎么说也是当朝的国舅,来捧场的自然不少,她来到山门下马之后却看到了从轿子里走出的李玥,连忙走过去:“皇后娘娘,您怎么来了?”
“这书院也有哀家的一份心血呢,可不能都便宜了嫂嫂。”李玥优雅的被几个宫女搀扶着:“而且,哀家虽说是在宫里,也听到外面有些流言蜚语,说我李家失势了,也不知四处造谣的人都存着些什么心思。”说罢,凌厉的目光依次扫过旁边的宫婢,有几个连忙低下了头。
“您说笑了,这里您不该来。”李楠笑笑。
“皇上都准哀家出来转转,怎么兄长就不让了呢?”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李玥冲李楠狡黠的眨了眨眼:“嫂嫂估计等得急了,兄长一起吧。”
“是。”李楠跟在了后面,虽然私下里的时候两人从未注意过什么礼节,但是此时李玥的一举一动都有无数人在注意着,可以说,她一出来就代表着皇家的威严,这也是李楠不希望她出来的原因,万一李玥做了什么有损于皇家脸面的事,言官就会群起而攻之了。
书院的占地面积相当大,建筑物倒没有多少,大部分是花花草草,靠近山门是一块大空地,李楠为之起名为中心广场,此时聚集了各种各样的青年才俊和富家小姐,朝廷的官员和富商也不在少数,因为并未收到通知,所以看见李玥都是一惊,认识的连忙伏地下拜,不认识的见她的架势也知道必是朝廷显贵,也随着其他人下拜。
“参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李玥刚进中心广场就看见地上跪了一地,收回了搭在宫女手上的双手,穿过人群走到了赵惜若的面前,稍微弯了弯腰,“嫂嫂请起。”
赵惜若被她扶起,疑惑地发问:“皇后娘娘今日怎么得闲了?”
“哀家听说嫂嫂要建书院,早就想来看看了,这不,皇上也不知从哪知道的消息,说横竖都是一家人嘛,不管怎么闹腾,都是心连着心呢,让哀家多和兄长嫂嫂走动走动,哀家就顺便说了这事,皇上高兴的不知说什么好了,要不是哀家拦着他,他就要亲自来了。”李玥说到这里捂着嘴笑了半天:“皇上一时兴起还题了个字,说是兄长和嫂嫂不嫌弃的话,随便挂个地方就行。”
她看向后面:“把皇上题的字拿过来。”
李楠假装咳嗽掩住笑。
这个李玥,京里刚刚才出流言她就弄出这么大个动静来辟谣,一家人不错,心连着心却说不准。
看来,自己的这个妹妹,也有了野心了。
“清溪书院,取书院依清溪而建之意,皇上和哀家也都希望大宋的人才能如清溪之水一般源源不断。”
赵惜若接过赵光义的笔墨,不管好不好都要赞美一声,递给娥皇:“这四个字裱起来挂在山门最合适,先前的匾额撤了。”说罢,看着李楠不怀好意的笑笑。
李楠在心里哀嚎,先前的“东郊书院”多好啊,那是自己绞尽脑汁想了好久才决定的,这四个字还练了手都要断了,居然就被这一声撤掉先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书院旁边是有个清溪,但是它也是在东郊啊!
起名无力的李楠死都不会承认自己的东郊书院无论从意境上还是单纯的好听程度上都比清溪书院差了不止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