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姑娘以前身体不好,家里不让她进厨房,这是大家伙都知道的事。
郑苗苗吐了吐舌,原主不会做饭,她也不会啊,她以前都吃食堂。
“……还没呢,但我知道怎么吃,嘿嘿。姎姎姐再见,谢奶奶再见,煲仔饭我来啦!”
“……”
谢家中午也做了煲仔饭。
谢姎掌的勺。
谢奶奶没听过煲仔饭,也不知道怎么做。
不过看孙女做了一遍就会了:“合着就是饭菜一起蒸啊!简单!以后都奶奶来!”
“……”
祖孙俩一人吃了一钵煲仔饭。
蒸之前在钵底抹一遍油,米饭蒸熟,拿下一钵,另一钵继续蒸,直到起锅巴才关火。
谢奶奶牙口不好,嚼不动锅巴,就吃软糯的米饭。谢姎喜欢吃锅巴,关火后再焖上一会儿,锅巴更加金黄酥脆。
颗粒分明的米饭上,铺着的红色的香肠、黄白分明的溏心蛋、嫩绿的芦笋、玉白的豆芽,散发着诱人的咸香。
谢奶奶第一次吃煲仔饭,叠声夸好吃:
“做起来简单,吃起来喷香美味,想出这种神仙做法的人真聪明!”
“可惜小石头还太小,吃不了这么香喷喷的……宝什么饭?”
谢姎:“煲仔饭。”
生怕谢奶奶哪天真的给小堂弟吃起成人的饭菜,忙给老太太科普:
“奶奶,小石头是早产儿,辅食添加的比一般孩子要迟,这个月才开始添米糊,医生说上午两顿奶粉之间添几勺米糊,等适应以后,再增加下午这顿。其他的都还不能吃。”
“奶奶知道,不然你爸、你小叔叔怎么养大的?”
“……”
这不是怕您急于让小堂弟体验人间美味嘛。
祖孙俩边吃边聊着,外头响起邮递员的声音:
“谢老太!谢老太有你家的信和包裹,包裹有两个,我直接给你送来了,省的你上邮局取。”
邮递员家就在对面的东府胡同,下班回家吃饭,顺路把周边住户的信件一并送来。
今天发现西府胡同的谢家有两个特别大的包裹,想想她家也是真可怜,只剩老的小的了,就找了根结实的绳子,把两个包裹系起来往自行车后座一挂,一起带来了。
这一路骑得还是挺费劲的,因为包裹太大了,架后座上都拖地了。
“谢谢你啊小朱。”
谢奶奶给邮递员递了个苹果。
她发现孙女不怎么爱吃苹果。
谢姎:不是,我有澳洲小苹果,家里的苹果留给您老吃。
老太太不知道啊,她见家里的苹果再不吃表皮要皴了,给热心肠的小朱分了一个。
人家本来只需要送张薄薄的包裹单,看她家老的老、小的小,才好心帮忙把这么大的两个包裹送上门,这份心意要领的。
要是她和孙女去邮局取,还不知道怎么搬回来呢。
谢姎:一手一个就能扛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