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和才能,每个优秀的部属都是一个特殊的组合,为了最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要允许部属按自己的喜好改变工作方式。
假设下属朱某擅长文字,那么朱某在拜访客户前,必定会事先写信或发邮件确定时间,也习惯与对方约定后才动身前往。所以,你不可建议朱某:“那种方式太慢,你要出其不意地去拜访,而且所有条件都要求对方同意。”被你这么一说,朱某可能会不知如何处理了。因为他有自己的做事方式,如果你无视这个情况而胡乱下命令,反而达不到目的。
委派工作因人而异
管理者的工作意图和方案,必须通过下级来贯彻执行。可是往往上级管理者的工作意图和方案得不到下级支持和赞同,这样,就需要上级管理者耐心地说服下级,使下级真正在思想上想通了,才能保证上级管理者的工作意图和方案得到顺利地贯彻执行。那么,上级管理者怎样才能有效地说服下级呢?
每个人性格、思想、经历等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对一个下属的了解的内容必须包括对对方的真实思想、性格特点、长处与短处、工作中的困难等做到真实彻底地了解。只有全面、彻底、真实地了解下属,才能有针对性、巧妙地打通下属的思想,帮助他们建立起完成任务的信心与责任感。
对于那种好胜而自负、进取性极强的雇员,在委派了任务之后,你最好是用一句最简洁的话触动一下他那根“好战”的神经。你可以说:“这个任务对你来说有困难吗?”在得到他带有轻蔑口吻的回答之后,你便可以收场了。你太多的叮咛只会引起他的烦躁,而且还会使他对任务的执行更加不屑一顾。
那些做事缺乏信心,不够大胆的员工应该是你特别关照的对象,在详细的说明了工作任务之后,你必须要重重拍拍他的肩膀,让他的精神状态振作起来,然后对他说:“这个任务,依你的实力来看,算不了什么,努力去作吧,你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惊喜的。”话说完,要迅速地给他一个拥抱,再重重拍击他的背部,这种鼓励是非常有必要的,员工们会想:只要我加倍努力,必有所得,哪怕失败了,我还有一个大集体在支持着我呢?
谁都不愿意与“唯利是图”的人打交道,但在一个企业中,讲求实惠的员工是大有人在的,他们很可能关心的并不是任务本身,而在于任务背后的物质利益保障,对待这样的雇员,对任务内容你可以适当地轻描淡写,但也一定要让他清楚地意识到出色地完成任务是论及其他东西的前提。在你向他传达完了任务的主旨之后,就进入了他所关心的阶段。保持神秘感只有让他丧失对工作的兴趣,不妨就向他挑明完成任务之后能带来的丰厚物质利益。最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再增设一定的物质刺激,并在委派之时,向他说明出色完成意味着什么。这显然有助于激励他漂亮地完成任务!
也许年长的雇员在你的企业里不多见,他们由于岁数偏大、精力有限,在企业中的地位江河日下,在向他们委派任务之时,就要特别尊重他们的感情与意见,体谅他们的难处。
保持谦虚的态度,是你与岁数高于你的人成功交往的关键,清楚仔细地说明任务的每个细节,并及时向他询问任务执行可行性,以及他们的难处,这样会使你在委派任务的同时又获得许多经验之谈。
在委派结束之时,要亲切地对他说:“这个任务的完成最需要的就是您的丰富经验与聪明才智,如果在其他方面有什么问题或意见,希望您能及时地帮我们点出,我们会立刻解决的。”
你的几句谦逊、问寒问暖的话语,会让这些年老雇员的心得以足够慰藉,也许还会焕发出青年时的干劲与热情。
人最大的乐趣就在做他们最想做的事。对于那些本身对所委派的工作就抱有极大兴趣的员工来说,任务就是爱好,是他们乐而忘返、得到极大满足的事物,他们的创造力会在任务的完成过程得以极大的发挥。
你对这样的员工肯定是爱不释手的。对他们你也许不必将任务说得太细,因为他们或许会问得你都招架不住!任务解释清楚之后,你只需谦虚地说一句:“对这种工作,你是专家,全看你的了。”留给他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展示他们个人的创造才能!
避免下达强制性命令
在实际工作中,有这样一些企业管理者,他们常常指定下属用某一方法去办理业务,而出于某种原因,下属可能未必同意他们的观点,于是,他们便运用强制性命令语气,下属往往会屈服压力,被迫执行,其结果是下属内心的抵制情绪随之增加,执行的效果大打折扣。
其实,下达命令是一种领导艺术,是要使别人服从你跟随你,并且愿意按照你的要求做事,合理有效地下达命令是一种语言技巧。不管下属想法,只发布强制命令,只会扼杀下属的创造性,打击下属的积极性。这样开展上作,只会引发下属不满和反抗。所以,优秀的企业管理者绝不会单纯靠命令来管理。
张先生新接手了一个五六百名员上的企业。上一任领导离职时候,不管是在业务上还是在管理上,都留下了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张先生本人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他做事可以说就像领军千万的大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指挥若定,八面威风。相对的,可能就在态度上显得是急躁和强硬。
一天早上,公司要开一个十分紧急和重要的采购会议,可是张先生却在出门前和儿子争吵起来了。
因为张先生唯一的克星就是他儿子,就是拿他没办法,父子之间的代沟怎么也无法跨越,几乎每次见而,没讲三句话就会争吵。
然而这天,就在双方都吵得而红耳赤之际,儿子突然停住了话头,然后一字一顿地说:“爸,我们再这样吵下去也不是办法,我能不能请您,把我刚刚说的那句话重复一遍给我听?”
“啊?!什么?”张先生有点吃惊,没想到儿子突然这么说,“……你说——你说——做父亲的这么能干,这么要强,当然看不起儿子了!”
“不是!我不是这么说的,您再想想看,我到底说了什么?”儿子步步紧逼。
“你个浑小子!那你到底说什么了?你自己说的话,为什么要我重复?你自己为什么不再说一遍?”张先生也更怒了。
儿子突然笑了起来,说:“您看爸爸,从头到尾,我到底说了什么,您都根本没有听,那些话是您自己臆想出来的,其实我根本没这么说。您不常说我们缺少沟通、有代沟吗?那么,我说过什么,您重复一次给我听,然后您再说些什么,我来重复。”
“什么!哪有时间在这里重复来重复去的!你这混孩子真是想气死我对吧?”
“爸!就就试试看吧!否则这种争吵今天结束了,明天还会发生,一直没完没了的,您再想一想,我到底说过什么?”张先生只好静下心来,想了半天,终于承认:“我真想不起来,你再说一遍吧。”
“好,其实我说的是,父亲真的很能干,儿子一方面心里很佩服,但另一方面,总是怕白己跟不上您的脚步,做不到那么好,所以心里都有点儿压力。”
张先生静下心来,仔细一想,确实如此,儿子就是那么说的,而且说的也是合情合理,自己怎么会变得那么激动呢?张先生找到了症结所在,一扫和儿子吵架的疲惫,反而神清气爽,到公司去上班。
公司的会议需要讨论的是,打算采购l000万元的机器,到底是要用美国货,还是用日本货。依采购部的报价,日本的价格便宜,东西也不差,可是总工程师却主张买美国货。
会场上,张先生让总工程师发表意见。因为前一任领导十分专横,总是自己早有定见,不喜欢听别人的意见。而新来这位领导似乎也能力十足,脾气也不怎么好,总工程师看得出新老板估计也像上一个老板一样,喜欢万事都做主,问自己想法也只是个形式,因此无精打采地说了不到五分钟的简要分析就结束了。
张先生敏锐的发现了员工这样的情绪,又受到早上儿子交流的震撼和启发,于是一改常态地说道:
“总工程师,我来重复你的意思,你看我理解的是不是对:日本的机器,价格便宜,东西也还可以,但如果将来出了问题,需要售后服务的时候,问题就比较麻烦,因为语言问题,他们的员工往往无法和我们直接交流,找对精密仪器在行的翻译又比较困难,而且耗时费钱。机器到底有什么问题,我们无法充分表达给对方,每旅发生这样的问题,都要面临这样的困难,反而会耽误生产时间,要是这么算的话,还是美国货更划算和便宜。”
听着张先生的重复,总工程师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他也打起了精神,详细的介绍了问题,把没说的问题都说出来了。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当你的下属不按你的要求去做事的时候,应该找他沟通,而不是以上压下,以一种绝对不容置疑和不可挑战的组织原则,强制性地让下属接受工作指令。真正优秀的管理者绝不会依赖权力来完成工作,也很少使用强制性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