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
杨静放心了,道:“一个小县城,环境竟然这么糟糕。”
宋观潮道:“天高皇帝远,皇权不下县,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所以才滋生了鲁小天这样的败类。”
杨静摇头:“我和你的看法不同,杜江县的主要症结不在鲁小天,而在于涂书记和侯县长这两位一把手和二把手。”
宋观潮知道,杨静不是养在深闺的贵少妇,顾董能有今天的家业,离不开她的帮助与参谋。
对于内地政治场的认知,吴蔷薇都不一定能比得上她。
他摆出洗耳恭听的姿态:“静姐有什么看法?”
杨静微微一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一旁的蔡子祥:“蔡秘书,你怎么看?”
蔡子祥同样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宋观潮,笑容带着几分考校的意味:“观潮,你认为杜江县当家做主的是谁?”
这句话,问的宋观潮微微一怔。
杜江县当家做主的,当然是涂书记啊。
宋观潮张口就要回答。
可看着蔡子祥和杨静的表情,他忽然意识到,这个答案,可能是错的。
他皱起眉头,将杜江县的情况,在脑海中快速又过了一遍。
可是不管他怎么分析思索,最终的答案,都是涂书记。
难不成,自己漏掉了什么关键的信息?
若是换个人这么问,他会毫不犹豫,坚定自己的答案。
但蔡子祥和杨静不是一般人,他们虽然从商,却和官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
对官场文化浸淫颇深,有着独到见解。
随便几句话,便能让一般的小官员受益匪浅。
宋观潮不是顽固的人,不会固执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
他沉吟几秒,最终还是说出自己的答案:“我觉得是涂书记。”
蔡子祥摇头:“我和你的看法刚好相反,我认为,侯县长才是杜江县真正的一把手。”
虽然已经猜到蔡子祥的答案,但宋观潮依旧难以理解。
他很好奇,蔡子祥是基于什么情况下,得出的这个答案。
宋观潮摆出学习的态度,问道:“祥哥,为什么这么说?”
第264章
蔡子祥也不藏掖,就像教导学生的老师,将自己对于内地政治的理解和认知,和他分享。
“观潮,首先你要明确一点,体制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利!”
“但权利又分虚权和实权,直管和分管。”
“辖区越大,领导的权利就越分散。”
“比如说你们南江省,省高官是一把手,但他的权利辐射范围,却不可能真的有一个省这么大。因为一把手主要是用人,他可以直接管理省一级的干部,却很难对一名市级干部指手画脚。”
宋观潮点头,这些他都懂。
他不明白,蔡子祥说这些干什么。
蔡子祥看出他的疑惑,接着道:“就如我所说,权利直接决定地位,决定别人是否尊重你,怕你。”
“可一旦手握权利的领导退居二线,会发生什么?”
宋观潮道:“人走茶凉。”
“对,人走茶凉。”蔡子祥道:“官场就是这么冰冷现实,你在位时,人人巴结。你退下了,没人会记得你。”
“退居二线尚且如此,一个已经去世多年的老书记,涂书记和侯县长为什么要卖他的面子?这一点,你就没觉得不对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