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
见王苍咬牙坚持,荀攸也是反复再问,见其最后的回答,荀攸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
但很快,王苍接下来的话,让荀攸眼前一亮。
“呼~”
“公达,你可知此时天下即将大乱?”
天下大乱?
“君侯何出此言?”
王苍缓了缓,心道:既然自己的图谋已被荀攸知晓,加之自己的所作所为都被他看在眼中,此时不将荀攸绑死在自己的战车上,那便只能除之而后快了,王苍当即对着他说出自己对未来的猜想。
“公达可知,当今的天象为何频频发出示警?”
荀攸一愣,心道:难道君侯也懂天人感应之说?
随手往口里塞了枚枣脯,回道:“攸不知。”
王苍虽然不明白几年后会发生的细节,但整体脉络还是知道的。他知道,未来的几十年间,气候无常,天公不作美。
但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那场打开汉末三国镇妖塔的动乱--黄巾之乱!
是以敛容正色道:“吾在云中,曾见一妖道,其自称是太平道大贤良师张角的弟子。”
“太平道?”
“正是这太平道!”
“君侯认为天象有异,根源出自太平道?”
见荀攸如此上道,王苍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说道:“正是这群妖贼。”
而荀攸好像也知道些内幕,当即说道:“君侯,昔日攸从长辈口中得知,熹平六年(177年)时,司徒杨公(杨赐)曾上疏,言太平道人张角利用巫术来蒙骗愚民。闻举家奔赴冀州者,不下于十万之众,是以道路阻塞,官道两旁死者不绝于道。”
“杨公闻之,请求天子悬赏张角等主事者与渠帅的首级,再以封侯之位诱之,此贼便不足为虑耳,可惜天子不能用杨公之言。”
“但彼辈妖道,自有朝中镇压,与君侯同攸相谈之事,似乎关系不大。”
王苍见荀攸的思绪又转了回来,发现哄骗不到他,只能用大笑几声来掩饰自己的尴尬,伸手又取了一枚切好的甜蔗,放在口中咀嚼一阵,吐出渣滓,才接着说道。
“吾正是如杨公所言,知晓彼辈祸乱州郡,方才在云中大兴土木,加固坞堡,又训练了些家兵,用以保全族人。”
“至于阴养死士,招徕亡命之说,更是无稽之谈。吾乃边人,看到颇有勇武的豪杰,多有惺惺相惜之意,延揽彼辈,不过是想借其勇力,为日后在地方为守为相时,有些爪牙可用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完王苍的一席话,荀攸皱着眉头,似乎觉得哪里不对,总感觉怪怪的。而且王苍的回答,与他的猜测结果大相径庭。
他认为,王苍所展露出的气质,已经逐渐有一丝枭雄之姿了,但他自己,似乎并未发现?
想得有些烦闷,荀攸又捏了几颗枣脯放进口中,一边盯着王苍,一边吃了起来。
回想起自己之前那番话,好似是个人都不会答应下来吧?
如若答应,这可是视同谋反的大逆不道之罪,换作自己,好像自己也不肯说真话。
想明白了这点,荀攸看着王苍笑了笑。
这一笑,让王苍心中直发毛,接着又见荀攸说道:“君侯,攸此生难以出仕,既如此,不管君侯是真有此意,还是忠君爱国之辈,攸皆不管。”
说到这里,荀攸只觉口干舌燥,加上又吃了许多甜食,伸手端起案几上的热汤,仰头一饮而尽,接着说道。
“攸只知,君侯既有逐鹿天下之意,攸便助君侯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