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为什么燕王要选择这条路呢,你看若是燕王直接攻陷天津卫,再由天津直入山东攻陷济南府再由山东入AH攻陷徐州后,直接绕道合肥进入安庆府,由安庆府自上而下攻打南京岂不是更加迅速?”这时候轮到于谦提出疑问了。
“哎,延益这就是你的短板了吧,现如今全国各地多雨,天津、山东境内河流众多正值黄河汛期燕军如何能够渡河呢?从保定如河南这一段的黄河水流最是平缓。过了开封之后便是一马平川大军即可长驱直入。”李如松也是面露嘲弄之意。
“好了!诸位爱卿想必子茂解释的已经够清楚的了。这次长兴侯和魏国公是我朝伐燕的前锋部队。虽说他们的任务不是与燕军决战但是其战略意义其为关键不容有失。陆炳你带上一千锦衣卫随长兴侯一同前去,到了保定一定要探听清楚燕王部队的具体情况。子茂你随着魏国公一同前往宁王驻地,我担心魏国公收服不了那‘朵颜三卫’你多带点钱财,那些人都是有奶便是娘的主。”
“于谦朕现任命你为兵部尚书,齐泰我另有安排。三个月之后我要看到我朝的六十万精锐之师,而不是长兴侯所带的那些新兵。六十万大军集结之时就是朕御驾亲征与燕王决一死战的时候。”朱允炆此刻是豪情万丈。
明成祖朱棣就让小子来与你会会吧!看看我是否有主宰这大明的能力。我自信自己会比你更强,我将会亲手缔造这片时空下永世不衰的大明王朝。万国来朝,四邦来贺的大明盛世我也可以做到而且会比你做的更好。
“万万不可啊!陛下怎么能以身涉险呢!”御驾亲征这四个字一说出来可是把这一群人都给吓住了,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要是有个好歹那大明江山可真的要易主了。
“诸位,不要太过于担心了!朕的那位皇叔可是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起兵的你觉得在战场上他敢明着对我下手吗?”朱允炆毫不在意的说道。
“可是陛下……”于谦还未开口就被朱允炆打断了。
“明日早朝,关于各位的任命和成立内阁,重设锦衣卫的诏书就会下达了。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目前朝廷的首要任务就是处理燕王叛乱不得有误,都退下吧!杨荣、杨溥、杨士奇你们三个留下我还有事要与你们交代。”朱允炆大手一挥他们都下去了。
“你们三人比朕也就年长几岁吧?”朱允炆带着杨士奇等人在宫中闲逛着。
“微臣,三人都是同庚。我比其二人年长三个月,其中杨荣要比杨溥年长三四天。”杨士奇回答道。
“那你们倒还真是有缘啊!同年出生、同榜进士现在更是同朝为官。现在朝堂之上年纪二十岁的官员可不多啊!甚至一些洪武十几年考取的进士现在都还有在翰林院读书的。”朱允炆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这三人说道。
“臣等感念圣恩,能得陛下赏识是臣等的荣幸。”杨士奇三人也是感激道。
“好了,这些客套话就不要说了,朕和你们说这些是想要让你们知道。朝堂上看的是年龄你们的年龄还不够资格。你别看陆炳、李如松三人也才刚到而立之年可是他们都是有祖上蒙荫的。年纪是硬伤啊,于谦能够爬上现在的高位是太祖皇帝赏识他的,他十五岁就在皇帝身边服侍了,现如今已经在朝堂上做了十余年的官了。我建文一朝十年以上的官员不超过一手之数。”
朱允炆顿了顿暗中观察着这三人的神色,得到自己满意的表情后继续说道:“唉!我十分欣赏你们,可是因为你们的年龄在朝中我实在是无法给你找到合适的位置。虽然我对朝廷将官员年龄卡的这么死也有些不满,但是现在要是把你们放在高位上却是害了你们。所以我让你们以学生的名义进入内阁。是要你们在朝中积累人脉日后好辅佐朕,眼下我就有几件事情交予你们去完成。”
“我知道你们在儿时就颇有才名,皆是当世一等一的聪明人。你们不仅对圣人之言颇有研究,对阴阳术算,奇门遁甲也都有所涉猎。
我这里有三十多本各类学科的启蒙书籍你们在宫中好生研究,每五日我会检查一次,里面所涉及的知识有不懂的你们随时可以来问我。等你们把这些东西全部消化过后就选择其中你们最擅长的继续深造然后去国子监担任讲师吧。为朕传播这些知识,等你们完成这个任务过后朕必有重用。”
朱允炆当即命人将一些现代社会所研究的自然科学一类的启蒙书籍端了上来。朱允炆亲自给他们讲解了其中的一些简单知识,便让身边的太监将他们送往偏殿歇息。
看着离去的杨士奇三人朱允炆也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愧是能够通过‘八股取士’的人啊!脑子确实够聪明。
朱允炆似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对魏忠贤说道:“你去把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叫来。朕在这御花园等着他们。”
“遵旨,奴这就派人去宣他们进宫面圣。”魏忠贤恭敬的回复道。
“顺便叫御膳房给朕准备点吃食,朕一天都没有吃饭了。”
“奴领旨!”
随着魏忠贤退下,朱允炆便拿起在花园石桌上放着的笔墨在上好的宣纸上写了起来。
次日早朝,满朝震惊朝局一时间变得动荡了起来。朱允炆先是宣布设置内阁,帮助皇上处理政事。然后又是锦衣卫的重设,给一众官员敲响了警钟。
朝廷官员也发生了一些变动,户部尚书夏元吉担任内阁首辅,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辽东总兵李如松,左佥御史于谦,翰林院学士杨士奇等人入职内阁。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因燕王朱棣起兵一事均被免职,由于谦暂代兵部尚书之职成为了古往今来最年轻的六部尚书,年仅二十八岁。齐泰被朱允炆派去工部监工新型武器的制造,黄子澄更是直接被外放道了济南做县丞去了,方孝孺被朱允炆责令简化汉字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一些嗅觉灵敏的人,似乎是猜到了朱允炆的想法了,似乎是要弃车保帅了。对齐泰三人立刻就是泾渭分明了,朱允炆也是不去理会这些。
在长兴侯大军开拔三日后朱允炆就宣布身体不适一个月内不在上朝,把自己关在宫里和内阁成员们呆在一块,偶尔会去一趟工部可是也没有人知道是在鼓捣什么。只是从宫中传出风声皇上是研究出了一些不得了的物件,还开创了不少人都听不懂的学问。
只不过许多人以为的齐泰等人倒霉的事情却是始终没有发生,反倒齐泰和方孝孺进宫的次数越发的频繁起来。
在朱允炆不上朝的这一个月内,北平城中也不是很太平。前几日燕王朱棣狼狈的从宁王封地逃了出来。本身是打算去宁王那借兵的,没成想兵没有借到,小命差点还丢了。
“朝廷居然如此迅速的做出了反应,宁王的军队都已经被朝廷控制住了。耿炳文带领的军队也在前几日驻扎在了保定城中,到了保定耿炳文的军队就不在前进了,修缮城池,坚壁清野似乎是做着死守的打算。”燕王军帐中一位大将对着主座上的蟒袍男子汇报道。
“世美(朱棣部将张玉字世美)啊!你觉得我这位侄子到底是歪打正着还是早就预料道了?”蟒袍男子一脸愁容的问道。
此人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成祖皇帝,现如今的燕王朱棣,仔细看上去确实气势不凡,有那上位之姿。
“王爷,依臣之见我们现如今应该整顿兵马直接攻下保定,不与朝廷的军队在做周旋了。
迟则生变我听线人汇报那建文小儿已经罢免了齐泰,黄子澄那些主张削藩的大臣们,并且还发出了‘罪己诏’直接承认了之前的错误。现在估计诏书已经传遍全国了,建文小儿还说念在王爷是血亲的份上,饶过此次王爷受奸人挑唆起兵的罪责。”张玉越说越激动最后气得都要拍桌子了。
看着张玉手上拿着的线报,朱棣陷入了沉思:小子我还真是小瞧你了,几年不见你还真是成长了不少。颇有父皇当年的几分风范,可是孤可是除去先太子以外最像父皇的儿子了。我倒要看看这场我堵上性命的较量,到底是你死还是我亡。
将张玉递过来的线报放在火烛上点着,看着逐渐燃烧的火焰朱棣开口说道:“封锁关于朝廷的一切消息,同时集结军队随我前往保定让我们一起会会我们大明的铜墙铁壁。”
吹散手中的灰烬朱棣走出军帐潇洒的上马朝着燕王府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