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好好活着善待生命 > 第7章 执著即入魔道(第3页)

第7章 执著即入魔道(第3页)

许文龙真是一个懂得安心之道的人,他的心底祥和平静,享受到了成功与幸福的快乐。心底祥和平静的人必定令他人感到和蔼可亲,能够信赖。与人没有心理阻隔,关系畅通,办起事来自然得心应手,潜力会开发得淋漓尽致,合理欲望皆会实现。

出世是一种境界。出世不离开入世,能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也是生命的一种境界。世间人克服欲望靠安心修行,修行能够让人不断反省,识破种种障,还原本寂心。不为利诱、不为名染,不为情牵,甚至不为法动,方可渐次回归。

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著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

放下情执即得自在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

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人类所有的痛苦皆来自于执著,原因就在于里面有情执。情就是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执是执著。多少人因为一念情执而自我戕害,多少人因为一念情执而酿成悲剧。

情执是迷,需要疏导。可以是自己开悟,也可以由别人开导,但重要的还在于自己。

一个女人,丈夫过世了,她悲痛地来见老法师,寻求慰藉。老法师对这悲啼的妇人说:“我很难过你失去了丈夫,但这是所有众生必走之路,不要太伤心,不如好好观修死亡与无常的无可避免性,那么快乐将会自你眼前的不幸中升起。”

然而,这位悲啼的妇人仍不停地哭泣并扯着头发。老法师接着说:“你听我说,老是想着你丈夫之死是没有用的,不要一直想着它。现在你不妨泪如雨下,但请记住,这个经验很快就会过去,正如其它所有的事情一样。如果你不停地想着它,你将会继续受折磨。我活这么老了,我的建议是不要将每一件事都挂在心上!”

听了这番话语,悲啼的妇人立刻舒缓悲痛之情,道谢转身回家去了。她按照传统方式守丧,却不过度哀伤与绝望。依照老法师在她最悲痛的时候所建议的方式思惟,她在德行与见地上大大增长,而且在精神修行上也进步非凡。

李商隐诗云:“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执于情的人,总是看不透,纵是曾深深地伤过,在某个特殊的时候那伤处仍会隐隐的疼。执于情的人,似为情而生,未赎还得足够完整,总也还要痴痴地探寻前尘留下的旧梦。人为情所困,为情所累,为情所伤。情淡淡的,无色无味,直叫人生死相许。

人生有太多的无奈,活着得兼顾亲情、友情、爱情,想情情温暖美满。死了抛洒分泪、离泪、别泪让泪泪难舍难分。人生在世,何苦这样让自己老过不去啊。很多人终于明白了,只是这“明白”二字里有心的付出和血的代价。为情所累将半世之久,不能自拔也不能解脱!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情执越来越淡泊,智慧就大为增上。众生皆有佛性,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放下情执,就会走上一条人生的光明正道。

情最麻烦的是“执”,只要不执著就行了。断情执,断的不是情,是妄念。真情是万物生生之本啊,断念才是真啊。摆脱情执,便能重获自由。摆脱情执,培养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事情。

放下输赢才是赢

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所谓的赢,

他又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到什么?失去什么?

古人云:“莫以成败论英雄”。这里,涉及到输赢的命题。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以输赢论英雄,可谓深入人心。争赢求胜是人类的天性,但我们要问:何谓输赢?输者真的输了吗,赢者真的赢了吗?

成败是相对而言的,输赢只是一时。看世事,梦幻似水,任人生一度,入灭随即当前。人最终会死去,那时所有争斗相比的人都以打个平局而结束游戏。

只要有争存在,即会有输赢之说。只要有输赢,就会有伤害!本着与人为善态度,还是不要去争的好!其实,不争输赢,也未必就是消极遁世,毕竟“世事洞明皆学问”。

聪明的一休出名以后,麻烦也来了。有些人为了竞争“聪明人”的头衔,过来与他比“聪明”。一位武士手里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于是,一休说:“是死的。”

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这鱼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一休输了,但是他却赢得了一条实实在在的鱼。输赢得失并不重要,生命的存亡才是更重要的。这样来看,一休赢了。

一位老和尚说:“放下输赢,你就赢了。”慧律禅师说:“竞赛的输赢只是一时。能真正受到肯定的,是对别人贡献最多、活得最精采的人。”有时,我们一心争赢,赢了反而输了。

人们聚在一起往往是比试谁更厉害谁更好,而赵州和尚与沙弥比赛的是谁更差。二人商定谁输谁买糊饼给对方吃。赵州和尚说:我是一头驴。沙弥说:我是驴拉的粪便。因为双方是赛谁更差,沙弥说自己是驴拉的粪便,当然是沙弥胜出了。然而,细细思考,沙弥有胜负之心,为了胜出说自己是驴拉的粪便。禅宗并不在意于口舌之争,而是更看重心灵的宁静。从心态上来说,沙弥输了。此次谈论,沙弥心性有所发明,心甘情愿买糊饼供养和尚。

还有一个打赌赢饼的故事。一位禅师喜欢找附近村中的儿童玩耍。有一天,禅师和一个儿童游戏斗输赢,输了的要买饼子犒劳对方。禅师说:我是一只大公鸡。儿童说:我是一条虫子。禅师作出公鸡扑食的样子说:大公鸡吃虫子我赢了。儿童说:我不会飞走吗?结果禅师领着儿童去给对方买饼子吃了。

为什么禅师认输了?因为当我是公鸡、你是虫子彼此争执起来的时候,按照通常的逻辑,一定要斗个你输我赢。鸡啄虫子,虫子也可以跳到鸡冠上去咬公鸡。然而,儿童天真无邪的反应是一飞了之。这正是符合禅的宗旨。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所谓的赢,他又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到什么?失去什么?

古时陈嚣与纪伯做邻居,纪伯在夜里偷偷地把陈嚣家的篱笆拔起来往后挪了挪。陈嚣发现后心想,你不就是想扩大点地盘吗,我满足你,等纪伯走后他又把篱笆往后挪一丈。天亮后,纪伯发现自家的地又宽出了许多,知道是陈嚣在让他,他心中很惭愧,主动找上陈家,把多侵占的地统统还给了陈家。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普遍总感到人生不易,活得太累?其实都是争强斗胜惹的祸。人类最大的愚蠢还在于一个“争”字。人的一生,都在千方百计不择手段的去赢,而不管自己是否喜欢,我们都成了输赢的奴隶,忽略了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

争赢争输都是输,放下输赢才是赢。因为放不下输赢,所以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一败涂地。你能放下输赢,就能平安自在。不必计较暂时的吃亏和无关紧要的输赢,是至高的智慧。人人都有这种智慧,仔细在心里找找,你应该找得到。

舍去有限,换得无限

放弃自我,真我就出现了;放弃有限,

就会赢得无限;放弃法执,就可得到内心的安详。

人生就是修行,修行各有方法,道在于省,佛在于悟。世人烦恼诸多,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金钱化妆你的外表,而佛法启悟你的内在,见道——开悟——必断见惑。每个人都背着很重的担子,惟有开悟才能够获得解脱,轻松自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