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好好活着1-cut > 第6章 习惯改变命运(第5页)

第6章 习惯改变命运(第5页)

心灵小贴士:

别人的过失和错误应该尽量宽恕,而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却不可轻易宽恕;自己的贫困和屈辱可以忍耐,而别人的贫困和屈辱就不应该看着不管。

立刻行动不拖沓

只要一息尚存,只要“现在就去做”的念头从你的潜意识闪到意识里时,你就要立刻行动。人生最昂贵的代价之一就是:凡事等待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天永远都不会来,因为来的时候已经是今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唯一可以把握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可以用来超越对手,实现目标的一天。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明天,希望永远都在今天,希望就在现在。比尔·盖茨说:“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当‘立刻去做’从潜意识中浮现时,立即付诸行动。”从小的事情开始,立即去做!养成习惯,机会出现时,你就能立即行动。

常有人这么说:“成功开始于想法”。但是只有想法,却没有付出行动,想法永远都只是想法,不会成为现实。一个业务员要成功,必须拜访无数的客户。如果不知道顶尖的业务员一天拜访多少个客户,那么你就没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你无法付出类似顶尖业务员所做的努力,你就无法提高成绩。成功的人永远比一般人做得更多。当一般人放弃的时候,成功的业务员会找寻下一位顾客;当顾客拒绝他的时候,他会去找寻如何自我改进的方法,以及顾客不购买的原因。他们永远都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行为、态度、举止和自己的人格,他们总是在探索顾客的追求,以期下一步活动会产生更大的行动力,满足顾客的一些需求——他们永远在行动中。

相比之下,有些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不学习、不创造,每天都在抱怨、麻木、颓废中度过。他们哪来收获呢?一个成功者从来不拖延,也不会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而是今天就动手去干。他们忙忙碌碌,尽其所能干了一天之后,第二天照样接着去干,不断地行动,直到成功。有些人总是喋喋不休地大说特谈他以前错过了多么好的成功机会,或者正在“打算”将来干多么大的事业。失败者总是考虑他的那些:“假若如何如何,我就会……”所以总是以失败告终。怨天尤人不会改变命运,只会耽误我们的时间,使我们没有时间去争取成功。幸运不是偶然的,只要勤奋工作,专心致志去做好你现在的工作,坚持下去直到把事情做好,便能迎来成功的硕果。

先从小事上练习“现在就去做”,这样你很快便会养成一种强而有力的习惯,在紧要关头或有机会时便会“立刻掌握”。如果你有个电话应该打,可是你总是拖拖拉拉,而事实上你已经一拖再拖。如果这时那句“现在就去做”从你的潜意识里闪到意识里:“快打呀!”你就该毫不迟疑地开始行动。或者,你把闹钟定在早上6点,可是当闹钟响起时,你却觉得睡意正浓,于是干脆把闹铃关掉,倒头再睡。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你就会养成万事拖沓的习惯;如果正好相反,你听见闹铃然后条件反射似的从床上立刻爬起来,那么你就真的战胜了人性的弱点,长期坚持下去,你就会养成“现在就去做”的习惯。

革命先驱李大钊曾经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有辉煌的梦,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为自己的人生书写辉煌,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其中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也许很难一下说得清。但是,行动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行动就没有成功,更不可能有辉煌。有的少年朋友想得很多、很绚丽,却不爱把这些想法与行动结合起来。结果,美丽的梦幻成了肥皂泡,一触即破,自己也成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庸才。事实上,每一位成才者都为自己的梦付出过艰辛的劳动。

如果你不敢行动,不想行动,不愿意去行动,那么你就没有办法知道成功的秘诀。所以凡事立刻行动、马上行动、现在就去做,千万不要放弃你现在任何一个念头。一个比失败更严重的问题,一个比不负责任还要严重的问题,一个人不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行动力、凡事拖延。通常成功者有了想法就马上行动,而一个拖沓的人却选择:“明天再做”、“后天再做”、“我先睡觉”、“让我休息一下”、“我先喝一杯咖啡”、“我资料还没有整理好”……他总是有一些借口来劝服自己为什么现在不能行动。

任何成功人士都了解立即行动的重要性,下决定一次就足够,但是行动一定要很多次。别人之所以会比你成功,因为他行动的次数比你多。我们知道,路需要一步步地去走,饭需要一口口地去吃,纵使你有再灿烂的梦,也需要从迈步开始。如果你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目标,有了自己的梦,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心灵小贴士:

成功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是有一条却是每一个成才者的必经之路。这就是“立即行动”,行动胜于一切。没有行动,一切言词都是空洞的。

积极勤奋有收获

千金唾手得,一勤最难求。养成勤奋的习惯,定会终生受益;勤劳的人们总是很快就会投入到新的生活方式中去,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寻找、挖掘出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在人生路上,你若想有所作为,首先得要有勤劳的习惯。因为,只有付出了辛劳的汗水,你才会收获耕耘的快乐。

从前有一位老农,临死的时候,他把3个儿子召集到床前,对他们说:“我老了,马上就要离开你们了,我不知道你们能否在我去世之后比现在过得更好?我担心将来你们会受苦,因此,在我们家的那块地里,埋下了一坛金子,这是我一辈子积攒得来的,我死后,你们就把它挖出来分了吧!”

老人去世后,他的儿子们便按老人的吩咐在土地里挖金子,然而,令他们感到奇怪的是,他们翻遍了每一寸土地,却始终没有找到那坛金子。儿子们失望了,恰逢播种的季节,带着失落的心情,儿子们将那块地进行了耕种。几个月过去了,收获的季节来临了,由于儿子们深翻了地,地里的庄稼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儿子们此时才恍然明白了老人的用意。

20世纪80年代的一首歌唱到:“幸福在哪里?朋友,告诉你,它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美好的祝愿里。啊……幸福,就在辛勤的汗水里……”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他在其父司马炎死后3年被任命为太史令。司马迁立志要写一部史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如饥似渴地读国家珍藏的书籍,同时整理各种历史资料,目的只有一个,完成这部著作。

有一天,上大夫壶遂来拜访司马迁。他看到司马迁埋头看书,孜孜不倦的样子,就问:“子长,听说你想写部史书,很好啊!可那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你没日没夜苦读,不觉得太辛苦了?”

司马迁说:“先父在世的时候说过,周公死后五百年,出了孔子,写了《春秋》。孔子死后到现在又有五百年了,应该有人能写出像《春秋》那样的书。先父去世了,这件事我应该当仁不让,也不敢谦让啊!”壶遂理解了司马迁的写作意图,了解他的心思后,他高兴地点头说:“你是要把这盛世的美德发扬光大,真是在做一件大好事。我祝你早日成功。”

不久,司马迁开始写作了。他反复研究和比较历代的史料,他认真整理自己亲手调查来的资料。经过多年的努力,一部史料真实全面、叙述生动感人的《史记》诞生了。《史记》所记史料详细、气魄宏大,比起《春秋》有过之而无不及。

俗语说得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个人奋发向上的辛勤实干是取得杰出成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任何杰出成就都必然与好逸恶劳的懒惰品行无缘,正是辛勤的双手和大脑才使得人们富裕起来。司马迁著《史记》的事例正向我们说明了这一点。

真正的幸福绝不会光顾那些精神萎靡、四体不勤的人们,幸福只在辛勤的劳动和晶莹的汗水中。懒惰会使人们精神沮丧、万念俱灰;而劳动才能创造生活,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欢乐。任何人只要劳动,就必然要耗费体力和精力,劳动也可能会使人们精疲力竭,但它绝对不会像懒惰一样使人精神空虚、精神沮丧。

美好的生活蕴涵在勤奋所带来的幸福和欢乐之中,只有辛勤的劳动才会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因此,青年人要对自己负责,将来的生活才会充满快乐、幸福,而快乐与幸福的方法之一就是勤奋,勤奋是战胜无聊和苦闷的最好办法。沈从文先生曾经长时间从事辛苦的文学创作工作。他自己在回忆这段时光时说:“这种辛勤工作使我养成了勤奋、专注、有规律生活等良好习性,这些良好习性不仅充实了我的生活,而且使我终身受益无尽。”

心灵小贴士:

千金唾手得,一勤最难求。养成勤奋的习惯,定会终生受益。因为辛勤的劳动是幸福的阶梯,勤劳的习惯是幸福的动力。

持之以恒定成功

许多人干什么事起初都能够付诸行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的增加以及气力的耗费,大多数人便从思想上开始产生松劲和畏难情绪,接着便停滞不前,以至退避三舍,最后放弃努力。平庸的人和杰出的人其不同之处就是看能不能坚持。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

伏尔泰说:“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要想办成一件事情,切忌半途而废,否则,就永远成不了大事。因为转机往往会在你难以坚持的那一刻出现。

在这个世界上,恒心和毅力是决定人们素质的最重要因素。所谓“持之以恒”,是在做某件事情时,不朝秦暮楚,不被面前的困苦吓倒,不半途而废,不浅尝辄止,不功亏一篑。持之以恒是一种毅力,一种精神。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替代恒心。唯有恒心才能征服一切。

古时候有个叫乐羊子的人,他告别妻子到外地求学,但学习的艰辛,求学的清苦,使他感到很乏味。他在书塾呆了一年后终于决定弃学返乡。当乐羊子进门时,妻子露出惊喜而略带诧异的表情,可是当她看到乐羊子那沉甸甸的行装时,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她似乎猜到什么。

妻子没说什么,只是拿出一把剪刀,走到织布机边,“喀嚓”一声,将织布机上织着的一匹布剪断了。乐羊子大叫起来,真是太可惜了!这是一块图案精美的花布,只差一点就要完工了。

“这本是一块快要完工的布,但我剪断了它,它便成了一块废布。”妻子说,“求学的道理也是一样,若能坚持到底,付出艰苦的努力,就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但若不能坚持,只管停下来放弃攻读,就会前功尽弃,如同这块废布一块,成为一个毫无用处的人。”

乐羊子低头不语,他感到非常羞愧,若不是妻子谆谆教诲,自己岂不是会虚度光阴,成为一个无用之人。想到此,他便打起行装,毅然回到书塾去继续完成学业。

乐羊子的妻子教会了他做事最大的禁忌——做事切忌半途而废。真正想成大事的人,永远要明白这个道理。

诺贝尔努力寻找硝化甘油爆炸的引爆物,经历了许多失败,以至于他的父亲和哥哥嘲笑他固执。他不急躁,不灰心,耐心地分析失败的原因,经过锲而不舍地反复试验和细致分析,他终于发现了用少量的一般火药引发硝化甘油爆炸的方法,由此他第一次获得了瑞典专利权。一年秋天,他开始用雷酸汞作引爆剂,结果失败了几百次。成功的那一天,随“轰”的一声巨响,诺贝尔的实验室被送上天,他自己也被炸得鲜血淋淋。以鲜血为代价,诺贝尔获得了成功,由此,他发明了雷管。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办不了的,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乐羊子在妻子的帮助下,刻苦攻读,成为一代大文学家;诺贝尔历经千难万险仍坚持研究,终成一代科学伟人。试想乐羊子当时若放弃了学业,最终只会是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而诺贝尔若在困难面前退缩了,也不会研制出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安全炸药。可见,若战胜了困难,就会使自己的人生向前迈进一大步。若被困难吓倒了,退缩了,将终生一事无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