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先早就收拾好行李,见到得意弟子心满意足,下一个休沐日启程回乡。
汪德渊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开,带着舒尔哈齐一起护送李开先。
他本来不想带舒尔哈齐,但这孩子哭得满地打滚,一会儿喊“老师”,一会儿喊“义父”,让汪德渊没法拒绝。
努尔哈赤看得目瞪口呆,义父是可以随便认的吗?
女真人认汉人当爹?!
但是……好像也没问题?
努尔哈赤抿心自问,若和蔼可亲王叔叔愿意收他为义子,他也是愿意的。
可能是某种情节,对于把他从辽东带回京城的王锡爵,努尔哈赤有一种孺慕之情。
晏鹤年、晏珣和李开先的朋友一起到城外送别。
李春芳也在其中,唏嘘感慨:“我虽是首辅,此生成就不及伯华兄。”
首辅说出这样的话,就是对李开先最大的肯定。
他开怀大笑:“实不相瞒!我当初去高邮教书,只是因为汪家给的钱多,汪东篱又是风流人物、同道中人,万万没想到会遇到这几个学生。”
他看向晏鹤年:“芝仙跟我是忘年交朋友,给我很多启发、让我受益匪浅。阿珣中探花,只有一点我的功劳。但是德渊的才华,是我培养的。”
汪德渊尴尬地说:“我还没中举。”
李开先正色道:“我重回朝堂才想明白,男子汉大丈夫成就事业,不一定非得科举。”
“是。”汪德渊高兴得想哭。
在先生眼中,他不比晏珣差!
呜呼!从今往后,晏兄又变回晏贤弟。
“有劳诸位相送,就此别过。”李开先向同僚、朋友们告别,在家人和弟子的陪伴下返回故乡。
晏珣看着李开先的背影,想起很多人。
吴情、袁炜、徐阶……甚至嘉靖皇帝。有的人一分别,可能再也见不到。
人的一生无论多么轰轰烈烈,都有落幕的一日。
但他来了,就要创造这个时空的历史!
车马渐渐远去,扬起的尘埃都消散,众人才一起回城。
城门处进进出出的百姓看到这群高官的车马轿子,好奇地议论是哪位高官致仕。
“莫非是李阁老?”
李春芳:……
我就是这么不重要的首辅吗?
在朝廷上下热火朝天又暗潮汹涌的时候,张居正不动声色地干一件事——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