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汪德渊哄了好一会儿,他才肯回隔壁住。
小孩子泪汪汪地说:“老师要快点来接我。”
哥哥是什么?肯定没有汪老师好。
汪德渊爽快答应。
等舒尔哈齐走后,汪德渊才唠叨:“我带着这小子回高邮成亲,岳父一家还以为是我的外室子。我就说,看相貌啊!形貌昳丽的汪公子,能生出丑娃娃?”
“怎么能说小孩子丑。”晏珣哭笑不得,“再说,也许孩子长相随母亲呢?”
“那我能看上一个丑女?”汪德渊反驳。
他又兴致勃勃地分享夫妻相处的趣事。
没别的意思,就是刺激一下晏珣。
高邮传说,晏珣这些年一直跟一个神仙姐姐梦中相会。
传说的源头,就是双河村养鸭大户晏老四。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传说有鼻子有眼,又经过说书人山的那边的艺术创作,信的人很多。
汪德渊半信半疑,相识那么久,没听晏珣提过啊!
次日一早。
晏鹤年和晏珣、汪德渊,一起去探望李开先。
晏家父子在京城,时常跟李开先来往,自酿新酒都会给李开先送去。
得知李开先因身体原因告老还乡,他们也有些感伤。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的相遇和别离。极少的人,能相伴走完一生。
李开先正在家里看书,看到汪德渊到来很高兴。
晏鹤年和晏珣时常见,汪德渊难得见到一次。
李开先看着汪德渊,和蔼地说:“我算着时间,就等着你来!我收藏着一把很好的古琵琶,要留给你。”
汪德渊鼻子不禁一酸,想到年少时逃学的种种事,他最怕做八股文章,偏偏对琵琶感兴趣。
母亲为此无奈又失望,其他老师也训斥他。
但李老师说,术业有专攻,喜欢学琵琶也能成才。
“老师,您留着自己弹吧。或者给师兄们也行。”汪德渊瓮声瓮气。
李开先爽朗笑道:“你这是什么表情?都快当爹的人,还哭鼻子?你师兄们都没你弹得好,留给他们是暴殄天物。”
“那就给晏珣。”
“给他也是暴殄天物。”
晏珣:……好吧!你们说得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