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奴已经黑成锅底,再怎么抹黑都不为过。
无非就是让戚继光轰多几炮。
锦衣卫们竖着耳朵听他们说话,不禁打断:“在下有一点疑问。我们来时已看过县衙的卷宗,说刺客被擒获,全部当场杀死。为何不留一活口?”
这是此案的疑点之一,难免让人觉得胡宗宪杀人灭口。
胡宗宪说:“刺客看身形相貌,都是真倭。倭奴有会遁地术者,若不立刻杀死,就会遁入地下,消失无踪。”
这种传闻,锦衣卫也听过,认真记下。
接着,他们又说:“您是走水路去祭祖时遇刺,幸好有过往船只相救。救人的义士,如今在何处?”
胡宗宪笑道:“救人者也受了伤,我留他们在家中养伤。诸位若要问话,我可让人带你们过去。”
他揶揄地看一眼晏鹤年,意味深长地说:“也许,这些义士你们也认得?”
晏鹤年立刻明白,胡宗宪认出王二,并且怀疑到自己头上。
捋一捋这件事……
王二是当初汪直身边的义弟,胡宗宪认识;
王二出现在徽州,碰巧救下胡宗宪,透露那封信在自家手中;
胡宗宪投鼠忌器,不敢放人,也不敢伤害王二,只等背后的人出来谈判。
然后就等到晏鹤年。
真相只有一个!
绑架、打劫严世蕃、派人刺杀又救他的人,就是仙风道骨的状元郎晏鹤年!
陛下!您可真是英明啊!选中悍匪中的状元,状元中的悍匪!
鹭峰禅寺的明彻和尚说,他这一次有惊无险,是有真神相助。
真神就在皇帝身边。
他猜过皇帝身边的很多人,甚至包括东厂的督公黄锦。
没想到,居然是低调的晏鹤年。
佛道儒三家通吃?
锦衣卫的人听到胡宗宪的话,还以为义士是自家旧相识,带着好奇心,让胡家的人领路。
又听了一曲,胡宗宪慢慢站起,伸手邀请:“晏翰林才学出众,我往日写了一幅字,想请你指点。”
晏鹤年从善如流地站起,谦虚地说:“在下有幸,可观大人墨宝。”
李时珍默默吃瓜……来了来了!肉麻兮兮的互捧又来了~~
这是携手同行、要说悄悄话?你们果然是失散已久的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