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看完伤口,点头说:“胸口这处甚是凶险,能愈合成这样,已经不易。我开一些调理肺腑的药,您以后平心静气、切勿动怒。”
也就是说,最好不要再入官场。
当官没有不疯的。
这样的结果,某些人应该可以安心。
“请李大夫开药。”胡宗宪微笑,“我如今没什么可动怒的。”
李时珍对这个患者很满意。
伤情很标准、情绪很稳定,还配合大夫,正好可以试一些新药~~
锦衣卫得知胡宗宪是真伤,就开始调查遇刺的详情。
胡宗宪说:“具体的过程,我已经和绩溪县令说过,你们自己调取卷宗。诸位远道而来,我备两桌水酒,略作招待。”
胡府建筑群“门阙多、马头墙多、里巷多”,包含官厅、家祠、文昌阁、蒙童馆、土地庙、医馆、徽戏园等等。
在此居住,各项生活所需应有尽有。
此时,胡府在徽戏园设宴款待朝廷来使。
晏鹤年欣然赴宴,其他人也跟着去。
对锦衣卫来说,查案固然重要。但查案的最终目的是破案。
在徽州这地方,有胡宗宪的配合,胜过他们无头苍蝇般乱撞。
台下,客人喝着蜜制龙井茶,胡宗宪带伤相陪;台上,有戏子在唱一首婉转悠扬的曲子。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一声动我愁,二声伤我虑;
…………
七八九声不忍闻,起座无言泪如雨。
忆昔在家未远游,每听鹃声无点愁。
今日身在金陵上,始信鹃声能白头。
“不如归去,不如归。”胡宗宪轻轻打着节拍,怅惘吟咏:“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老夫已归南山,奈何尚有追击者?晏修撰,你说老夫该当如何?”
晏鹤年坐在旁边,其他客人的位置离他们稍远。
“您安心养伤,陛下已命人严查此案,想必不会再有刺客。”晏鹤年诚挚地说,“不招人妒是庸才。您被人刺杀,恰恰证明往昔抗倭之功劳。”
……这不就是你想对皇帝说的吗?
晏鹤年真是太贴心了。
胡宗宪叹道:“你也认为此事跟倭寇有关?老夫也是这么想的。”
其实他觉得晏鹤年更可疑,但有些事不能摆上台面,不如让倭寇背这个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