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一本书读懂财务报表 > 第三章 能臣悍将(第6页)

第三章 能臣悍将(第6页)

韩世忠被罢官之后,杜门谢客,绝口不再谈打仗问题。他常常骑着驴、带着酒,后面跟着一两个童仆,在西湖一带游乐井与人商议买新淦县的官田。高宗听说他在置产业,十分高兴,赏赐给他御笔亲书,并给他的村庄起名叫旌忠。韩世忠的买田同萧何买田是同样用意。作为人主的皇帝不能同英雄豪杰推心置腹,以致于使许多有功之臣不得不自污,以求免于杀身之祸。

10.丞相王绾

时间公元前221年

人物王绾

王绾是秦国的丞相。他的出生和去世的年代历史上没有准确的记载。他的事迹主要在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以后,秦王诏令丞相、御史大夫:“……寡人以渺小的身躯,兴兵讨伐暴乱,有赖于祖宗的神灵,六国国王都俯首伏罪,天下大定。现在如果不变更称号,则不能彰显成功,流传后世。希望议定帝号。”在地方上应实行按宗法血缘关系的层层“分封制”,还是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一事上,秦始皇拿不定主意,就让官员们进行讨论。

在议帝号时,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秦王政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对于政体,王绾等的建议是:“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这个意见是在距首都较远的燕、齐、楚地设立诸侯王,行封建,其他地方实行郡县制,恰如以后的刘汉郡国双轨制。始皇帝将王绾的意见交群臣讨论,群臣都认为很妥当。

廷尉李斯则反对,说:“西周文王和武王封的同姓子弟很多,但后来他们的关系渐疏远,甚至互相仇杀,周天子也不能制止。现在天下一统,对家族成员以及功臣,给他们一些赋税赏赐,就可以管住了;要是分封,他们成了诸侯,以后皇帝就难以控制了。”

最后秦始皇说:“天下苦战不休,就是因为有分封,如今好不容易统一了,再分封就是要把国家再陷入战争。廷尉的意见好!”一锤定音,李斯的建议被采纳,春秋初期到战国各国出现的新的郡县制政治体制,即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政体在神州大地普遍推行,行之两千年而不衰。但对王绾并未另加处置,仍然做他的丞相,仍然伴驾出行,刻石留名。王绾做丞相的过程中,没有很明显的成绩,但他也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秦以后历代都行中央集权,但“分封制”并没有完全消除。汉代、魏晋南北朝和明代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都实行过分封,当时统治者认为分封能保障国家在一家一姓手中。另外,中央集权容易造成地方无所作为、遇到突发事件难以及时应付的弊端,所以历代都有思想家(如柳宗元、顾炎武)辩论这两种制度的优劣。当然,这些思想家关注的重点,不是一姓能否保住自己的统治,而是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上的比重问题。

世界历史大事记

罗马在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后不久,派兵去征服撒丁和科西嘉,与迦太基发生冲突,经过反复征讨,最后于公元前221年将撒丁和科西嘉一起组成了一个像西西里一样的行省,是为罗马的第二个海外行省。罗马以前行政长官定员两人,现在改为选举四人,其中两人分赴两个行省任总督,与意大利诸城不同的是,行省居民须向罗马缴纳贡赋。

延伸阅读

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往往在新兼并的地方设县。县与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直接隶属于国君的地方行政区域,有利于国君对边远地区的统治。春秋中期以后,设县的国家增多,有的在内地也设置了县,县开始成为地方行政组织。春秋末期,有的国家又在新得到的边远地区设置了郡。这时的郡,虽然面积比县大,但是由于偏僻荒凉,地广人稀,地位却比县低。进入战国后,郡所辖的地区逐渐繁荣,人口增多,于是在郡的下面分设了县。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在边地和内地设置了郡县,产生了郡统辖县的两级地方行政组织。至此,郡县制开始形成。

郡的长官称“守”,县的长官称“令”,均由国君任免。郡县制使各诸侯国形成了中央、郡、乡一套比较系统的行政机构,对地主阶级实行集权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战国时期,郡县制虽然形成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各国分立,执行情况不尽相同。直到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才健全了郡县制,进而在全国推广。

郡县制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郡守、县令和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11.上将军章邯

时间公元前209年

人物章邯

章邯,字少荣,章愍长子,秦末著名军事家,上将军。秦二世时任少府,为秦朝的军事支柱,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

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命率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刑徒及奴隶七十万之众,迎击周章。打垮了周章的军队,周章出关,逃至曹阳,章邯追至,击破曹阳。周章再次败走次绳池,十余日后,章邯大破次绳池,周章自刭。打败了周章,章邯又向荥阳(今河南省荥阳东北)进发。

荥阳将军田臧派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己带精兵往西迎战秦军,在熬仓与秦军大战,田臧战死。章邯继续进兵荥阳城,攻城,城破,李归等战死。

接着章邯又连续破邓说、败伍徐,迫陈胜遁走至城父。陈胜命张贺出城西迎战章邯,自己亲自在城楼监战。城西一战,张贺战死。自此陈胜不敢再战,闭关死守。在章邯围城的强大攻势下,腊月,陈胜被自己贴身的庄贾杀死,开城降秦。

章邯出战,屡战屡胜,使秦廷得以苟延残喘。二世胡亥又增派长史司马欣、董翳协助章邯进攻义军。军队向栗县进发,到达栗县,项梁派别将朱鸡石、余樊君和他交战。余樊君战死,朱鸡石军败,逃到胡陵。

项梁自东阿出发,向西进军,到达定陶。秦发动全部兵力增援章邯,攻打楚军。大破楚军于定陶,项梁战死。

章邯打垮了项梁的军队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齐王田儋,在临济消灭了魏王魏咎。楚地有名将领都已经死了,章邯以为楚地的敌人不用担心了,就渡过黄河,北进攻打赵地,大破赵军。这个时候,赵歇为赵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都跑进了巨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围攻巨鹿,章邯驻扎在巨鹿的南面,修筑甬道输送粮食。陈余作为赵军将领,统率士卒数万人驻扎在巨鹿城的北面。秦将王离围困赵军于巨鹿城。这被围在巨鹿的军队就是所谓的“河北之军”。

章邯等人率领他们的军队包围着巨鹿。此时,楚国上将军项羽带领楚国士卒前往援救巨鹿。项羽率领全军渡河,凿沉船只,砸破炊具,烧毁营舍,携带三天口粮,用以表示士卒拼死决战,没有一个有活着回来的打算。军队一到就围困了王离,与秦军遭遇,打了九仗,截断了秦军的甬道,大破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不向楚军投降,自焚而死。楚军攻击秦军时,诸侯将领都在营垒上观战。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喊声震天,诸侯军人人胆战心惊。打垮了秦军,项羽召见各诸侯将领,他们进人辕门,无不膝行而前,不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自立为西楚霸王,在梁、楚地区的九个郡称王,建都彭城,各路诸侯隶属于他。

巨鹿之战中秦军被项羽击败,秦军退却。章邯退至棘原驻扎,项羽驻扎在漳水南岸,两军相持,没有交战。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冬天,赵高做了丞相,朝政专权,谗害忠良。因秦军的退却,二世派人责让章邯。章邯恐惧,派长史司马欣去请示。司马欣到了咸阳,留在司马门三天,赵高不接见,有不信任之意。长史司马欣心里害怕,急忙逃回军中。他怕有人来追杀,没有敢走原路。赵高果然派人追赶他,没有追上。司马欣到了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居中用事,下面的人不可能有所作为。如今仗能打赢,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功劳;仗打不赢,免不了被处死。希望将军深思熟虑。”陈余也送给章邯一封信劝说他倒戈与各路诸侯联合,签订和约,共同攻秦。章邯犹豫不决,暗中派军候始成到项羽营中,想要签署和约。和约没有商妥,项羽让蒲将军昼夜领兵渡过三户津,扎营漳水南岸,与秦军交战,又一次打败了秦军。项羽率领全军士卒在污水上攻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

章邯派人去见项羽,打算订立和约。项羽召集军吏商量说:“军中粮少,想允许他签订和约。”军吏都说:“好。”项羽就与章邯订期在桓水南岸殷墟相见。已经缔结了盟约,章邯见到项羽,涕泪交下,向项羽诉说赵高的种种行径。项羽就立章邯为雍王,安置在楚军营中,使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秦军为先行部队。

赵高杀死了二世胡亥,立三世子婴做皇帝。子婴做了四十六天秦王,楚军打垮了秦军,进入武关。子婴就用丝带系着脖子,白马素车,捧着天子的印玺和符节,在轵道旁投降。

汉王元年(前206年)八月,汉王刘邦用韩信的计策,从古道回军,袭击雍王章邯。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雍王兵败,退保废丘。汉王随即平定了雍地,向东到达咸阳,率军围困雍王于废丘。

刘邦久攻废丘不下,至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被刘邦大将韩信用计水淹城池而城破,章邯遂拔剑自刎。

世界历史大事记

第一次马其顿战争是公元前215年~205年。马其顿王国位于巴尔干半岛,控制着希腊地区,战略地位重要。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公元前230年~公元前179年在位)素有扩张野心。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迦太基统帅汉尼拔曾与腓力五世结盟,共同反对罗马,并劝说腓力五世进军意大利。但腓力五世优柔寡断,畏于罗马强大而进兵迟疑。罗马则集中主要力量对付汉尼拔,避免与马其顿发生大规模冲突,仅派出少量兵力牵制马其顿,同时利用希腊城邦之间的矛盾,积极联合与扶植反马其顿势力。腓力五世为巩固马其顿对希腊的控制,始终未敢出兵意大利。双方之间仅发生一些零星的战斗。公元前205年,双方缔结和约,大体维持战前态势。

延伸阅读

项羽为诸侯联军的领袖,负责分封天下诸侯王,消灭了秦国以后,把它的土地分为三部分,封立三个王,名叫雍王、塞王、翟王,号称三秦。

封章邯为雍王,称王于咸阳以西,建都废丘(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长史司马欣,从前做栎阳狱掾,曾对项梁有过恩德;都尉董翳,最初劝说章邯降楚。所以封司马欣为塞王;称王于咸阳以东到黄河一带,建都栎阳;封董翳为翟王,称王于上郡,建都高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