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版】
他停顿片刻,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汇,然后说道:“这些技术能不能让水兵们更从容地面对战场?”
“哦,怎么讲?”坐在首座的领导顿时来了兴趣问道。
不止是他,在座的众人也都露出了好奇之色。
“就拿我们的能源模块来说。”
吴浩滑动屏幕,调出舰员操作界面的模拟动画,然后说道:“传统系统需要三名水兵同时监控配电盘,而我们的智能管理系统能自动识别异常,甚至预判故障。
去年在‘海试三号’上,系统提前15分钟预警了电容组的电解液泄漏——如果靠人工巡查,可能要等到爆炸前才能发现。”
首座领导点点头说道:“这确实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但不止于此。”
吴浩忽然想起在船厂见到的场景,年轻水兵们围在模块旁,用手机拍摄操作指南视频。
“未来的海军士兵,应该是‘技术赋能的战士’。
他们不需要精通所有原理,但必须懂得如何与智能系统协作。就像现在的战斗机飞行员,不是在开飞机,而是在指挥一个智能作战平台。”
陈司长边在笔记本上记下关键词,边说道:“人机协同。”
“对,人机协同。”
吴浩点点头说道:“我设想过这样的场景,当舰艇遭遇导弹突袭,智能系统自动规划规避路线,同时向水兵推送最优反击方案。
当需要维修模块时,ar眼镜会实时显示故障点和操作步骤。
甚至在战时,系统能根据水兵的生理数据调整工作负荷,避免疲劳导致的决策失误。”
李建明敲击着桌面说道:“这让我想起马斯克的‘神经链接’技术,不过我们更需要‘装备与士兵的链接’。”
“没错。”
吴浩调出一组对比数据,然后冲着众人介绍道:“大家请看,根据米军‘福特’号航母的报告,自动化系统使舰员数量减少了500人,但训练成本增加了300%。
这说明技术越先进,越需要科学的人机交互设计。我们的模块在开发时,特意简化了70%的操作流程,把专业术语转化为图标指令——就像智能手机的用户界面一样直观。”
首座领导忽然笑了道:“听说你给系统设计了‘一键切换战斗模式’?”
“是的,”吴浩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其实灵感来自游戏里的‘大招’按键。
实战中水兵可能只有几秒钟反应时间,越简单的操作越可靠。
按下那个红色按钮,系统会自动切断非必要电源,把90%的能量优先级分配给武器系统——就像给舰艇打了一针‘肾上腺素’。”
会议室里响起低低的笑声,气氛忽然变得轻松起来。
程海峰笑着打趣道:“照这个思路,未来的水兵可能只需要掌握几个核心指令,剩下的交给ai?”
“不是替代,是增强。”
面对程海峰的打趣,吴浩不仅没有生气,而且还非常认真地说:“ai可以处理海量数据,但人类的直觉和创造力永远无法被取代。
比如刚才李总提到的‘全域感知’,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解读战场态势,再多的传感器数据也是一堆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