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姑姑被气得再次捡起了家乡土话:“圆你个锤子!”
姑侄俩的逗比式见面礼完毕,方姑姑脸色却依旧不太好看,并没有因为侄子的嬉笑讨好而明朗半分。
“方博,你爸是个犟脾气,你也要跟着他学?”
来到宜昌后,这是方博第二次和姑姑谈心,第一次是大学开学,这个女人专门为他请了假,喜气洋洋的带着侄子在大学校园里穿街过巷。
想了想,他避重就轻的笑了笑:“现在我过得很好啊,虽然是打工,一样能学到东西。”
“过得好?什么叫过得好?本来好好的大学生,现在混成了个打工仔,这也叫过得好?你个瓜批娃儿……”看着方博轻描淡写的样子,方秀梅又一次忍不住破功。
她是真的愤怒了。
从小被宠爱,这没问题。
长大以后顺顺遂遂的嫁人,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很好。
女人么,享受来自父母兄长的爱护,不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么?
可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好了,母亲在一次病重后卧床不起,她表示要分担照顾长辈的责任,却被方博的父亲拦了下来:“妈这头有我,你逗嫁出切的人,莫要操心屋里。”
什么叫嫁出去的人,别操心家里?难道她方秀梅就是狼心狗肺之辈不成?
据理力争,得出的结果是兄长出力,她出钱,大家各自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
可即便这样,她仍旧觉得自己有所亏欠。
一个心结还没有解开,另一个心结又悄然形成——哥哥得了肺气肿,侄子自作主张退学打工。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们就不和我商量一下?在你们爷俩的眼里,我还是你们的妹妹和姑姑吗?而且事后她提出让方博重返学校,经济方面由她来负责时,却被父子两不约而同的婉拒。
“小姑,先别生气。”方博苦笑:“你出钱赡养奶奶,那是应该的,但不该哥哥侄子也要由你来负担,没这种道理。”
“你晓得个屁的道理!怎么,是担心你姑爹,还是怕我供不起你上学?”
“不是不是,姑爹人很好,我怎么会担心他,只不过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而且家里也还没到那个地步……”
一个是从小被爱护的幺女,那个年代里物质条件有多贫瘠,就凸显的关爱有多珍贵。而现在,她想要把曾经享受过的关爱,加倍回馈给她的亲人。
一个是把所有责任都抗在肩上的长兄,沉默包容一如这块广博厚重的大地,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是隐忍以对。
好吧,有这样的亲人,的确很骄傲。
但也心累啊。
和长辈无比严肃的谈心,同时附带还要做心理建设,真是……求放过,我只是个孩子。
“好,你家的情况我不说,只说你,怎么就不能接受姑姑给你的学费?”方秀梅耿耿于怀,完全放不下自己的真心诚意被拒绝好么。
“如果我现在大四哪怕是大三,都会同意姑姑你的意见,但我现在才刚上大一,后面还有三年半时间。”方博眨眨眼睛,尽量让表情无辜一点。
“三年半很长?”
嗯,很长,接近一个人人生的二十分之一呢。
“哪怕不上学,也可以让我帮你找个工作,当厨子打工就很好?”
方博这一次没在心里暗暗吐槽,而是和亲姑姑刚正面:“不单是打工,还可以学习厨艺。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衣食住行随便哪一样做好了,都可以生活得很好。而且我现在只有高中文凭,想要找个轻松赚钱的工作也不容易。”
吃,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
烹饪食物的厨师,则永远不用担心失去工作。
同样有着属于自己这个行业的灰色规则,但总体而言,付出和收获相当正比例。
这选择简直不能更好,社会阶层、行业贵贱什么的,就先别提了吧。
看着方博认真的爽朗笑容,方秀梅竟有些无言以对,不由得叹了口气:“你也太委屈自己了……哎?不知不觉都12点了,我先出去买点菜,吃完饭再说吧。”
委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