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今天这快手还算不错了,浅尝辄止,看来这个世道还讲规则,还有底线,还没有彻底崩坏。
朱票上就是三行字迹,简明扼要。
“传:李步蟾,金轮禅院告野坟侵寺事,着三月十日巳时到堂。”
李步蟾冷冷一笑。
野坟?
侵寺?
三月十日,就是后天。
这里离着县城陆路六十余里,水路七十余里,以自己的脚力肯定是走水路,逆水行舟,非要整整一天不可。
仓促之间,自己连举证都来不及,只能空手上堂。
“小蟾,吃饭了!”
蒋桂枝回来,见李步蟾脸色不善,有些忐忑地问道,“又是什么事了?”
“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有些恶心!”
李步蟾甩甩手里的朱票,发出清脆地“啪啪”
声,露出轻松的笑容,“咱们被金轮禅院的秃驴给告了!”
“他们……还告咱们?”
蒋桂枝有些不敢置信,幼小的心灵理解不了这个操作,抓过朱票看了起来。
在李祖谋夫妻的教养下,她虽然没读过书,但也认识不少字。
蒋桂枝愣愣地看着朱票,半晌不发声,她是个要强的性子,可她不知道该跟谁去要强。
这金轮禅院,她也是去过的,那是李氏的坟寺。
坟寺,也叫功德坟寺。
儒家为了躬行孝道,从汉代以后,便开始在祖先墓旁修建祠庙。
后来佛门兴起,有的豪门大族便改为建造佛寺,请来僧人住持,不但能看守坟茔,不至荒芜毁损,还能有僧众焚香诵经,积累功德,两全其美。
功德坟寺之风,在宋代最为盛行,岳飞有褒忠衍福禅寺,史弥远亦有教忠报国寺,连一生不信佛法的司马光,他的墓旁都建了余庆禅院。
金轮禅院便是北宋崇宁年间,李氏先祖李宪为父亲李晟所建的坟寺,四百多年下来,倒也彼此安好。
然而,今年年后,寺院想新建一座万佛楼,嫌李氏祖坟碍事,便让李步蟾迁走祖坟。
李步蟾当时都气笑了,当时就将人骂了出去,坟寺坟寺,先有坟而后有寺,寺为坟而建,坟为寺之源,故而谓之“坟寺”
。
现在坟寺嫌弃坟碍事,想把坟踢开,这是哪门子道理?
昨日清明,李步蟾前去祖茔祭扫,却见坟头竟然被砖瓦木屑堆没,气愤之下,李步蟾找寺院理论,却被知客给拦了回来。
正寻思着如何找回公道,不曾想今日竟然收到了县衙的朱票。
先发制人出其不意,这帮秃驴念经之余,看来兵法也没少读,闷棍玩得漂亮。
李步蟾轻轻掰开蒋桂枝的手,把朱票接过来,这张纸可不能撕了,还要拿着它上路的。
“小蟾,你一定要考上秀才!”
两团红晕染上了蒋桂枝的脸颊,她狠狠地重复着之前的话,“听见了没有?”
“听见了听见了!”
李步蟾屈着手指数着时间,劝慰她,“如今是嘉靖元年,今年明年后年,这三年我们要守孝,等到嘉靖四年的这个时候,我就去取个秀才功名回来。”
小小童子负着双手昂着脑袋,信心满满,“不但要取秀才做相公,还要中举人当老爷,看谁还敢欺负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