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似乎很有道理。
但根据史料,萧绰在入宫后,韩德让还在乡下苦读。
而且皇宫森严,韩得让那时还是一个穷小子,根本没有进宫的机会。
他进宫出入自由,也是在萧绰的丈夫景宗去世后,机会才多了起来的。
二人的关系,是旧情复发,还是萧绰失去丈夫后,对韩德让一见钟情,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二人是后期发展的关系,这个儿子肯定与韩德让没什么关系。
但如果二人是一对老情人,那就不好说了。
萧绰是一个女强人,丈夫身体又不好,虽说没在权力上彻底架空丈夫,但是几乎可做到出入宫自由。
因此如果二人旧情难忘,是可以有单独约会的机会的。
反正他们已经不在了,二人的爱情,已成为后人传诵的一段佳话。至于他们是青梅竹马的恋人,还是长期苦难岁月,相互扶持,相互关怀下所产生的真感情,往事如烟,只有他们二人知道了。
至于圣宗是不是他们的儿子,也只有萧太后和韩德让心里明白。
但两个当事人都已作古,这事就成为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团了。
对于自己的出身,圣宗是否知情,只有他自己知道。
从他对韩德让如此好上判断,他应该从母亲那儿听说过自己的出身。
后来有学者考证,韩德让的尸身,可能在山洞里。
据史料记载,萧太后除了经常在这儿住之外,还带来了许多工匠,对那个山洞进行了改造。
如果仅仅是为了居住,没必要花费那么大力气。
很可能是为了安排自己身后事而做准备。
利用这儿山洞的便利,为自己修一座崖墓。
但这种说法在公开场合是说不过去的,因为景宗己过世了,并且有自己的墓园。
皇帝一旦安葬,就不能动了。一动就会破坏皇家风水,就会对这个国家带来大灾难,国家就会动乱,因此没谁会打这个主意。
萧太后去世后,是要与景宗合葬的。他如果再单独为自己修陵墓,显然不符合情理。
可是,当你一想到韩德让的墓是空的了,这事就不复杂了。
会不会萧太后修的这个墓是为韩德让准备的?
甚至想法再大胆一些,是萧太后为她和韩德让百年之后布的局。
萧太后虽然是辽景宗合法的皇后,但二人在一块生活的时间并不长,而且他身边还不止萧后一个女人,因此二人之间并没有感情,有的只是义务。
这种没有感情的婚姻,别说美好,对于女强人萧绰来说,简直是噩梦。
而她和韩德让在一起,心情就放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