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白云寺也是当年辽太后和其情人韩德让谈情说爱,长期幽会的地方,很值得一看。
这一下子提醒了张信,他在国内查看大辽历史资料时,确实看到了有关萧太后和韩德让的故事。
说韩德让乃汉人,自小聪明绝顶,后来成为大辽重臣。
当时景宗去世,萧绰主政,是为辽太后。孤儿寡母的,受到原皇室宗亲的排挤,几被下野。
后来在韩德让的帮助下,击退了反叛分子,稳固了政权。
韩德让不但帮其稳定了政权,还帮助萧太后发展经济,稳固国防,对辽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二人长期在一起商议国家大事,孤男寡女的,时间一长,互生爱慕,便由等级森严的君臣关系,演化成更为亲密的情人关系。
虽然没官宣,但这是国人都知道的事,己不是什么秘密了。
帮萧太后稳定政权后,韩德让为避嫌,主动提出去各地巡视民情。
在巡视中发现白云山下有一大型溶洞群,很是喜欢,便在这儿住了下来。
除了必要的事上朝外,一般情况下都在这儿居住。
把那个洞称为白云洞,自己则称为白云山人。
每天除了在白云山流恋山水美景,便是到北面的白云湖垂钓,远离了政治旋涡,过的轻松愉快。
萧太后想念他的时候,也会到这儿小住。
后来受韩德让影响,也喜欢上了这儿。
于是派来工匠,对这儿的山洞进行了改造,称之为第二行宫。
后来,又专拨款项,在头顶的白云山,修建了一座禅院,取名白云寺。
并在白云山主峰修建了一个高十三层的白云塔。
肖太后去世后,韩德让再未上朝,专心在这儿着书。
一年后病逝。
死后没有安葬回老家,而是埋到了西峰里一个叫鹿回头的峰上。
那儿风光秀丽,是韩德让在这儿居住时去的最多的地方。
死后以风景如画的地方,作为长眠之地,也算是无愧人生,结局圆满。
可是后来人们发现,事情远非看到的这么简单。
韩德让去世一百多年后,大辽被后金所灭。
为了消除大辽的影响,在取得政权后,金皇室开始有步骤地消除辽国的影响。把早期一些有影响人物的住所,墓葬,开始大规模地破坏,销毁。
在这期间,韩德让的墓也受到了破坏。
人们打开了他的墓,认为里面一定有陪葬品,并且极其丰富。
因为尽管为人低调,但韩德认的富有却是出了名的。
当然,老韩为人很正派,不会去搞贪腐那一套的。
既不贪腐,又不经商,他的巨富从何而来呢?
当然从合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