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头子也被张信活捉。
这个土匪头子被抓获后,知道自己这次碰到了高手,便不再作任何徒劳的反抗,乖乖认输。
他听从了高松的劝说,给二掌柜的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他在黄花山,与高松寨主正就某件事的可行性做终极研究,不久将去执行。
估计得用些时日,要二掌柜的在家好好看守山寨,做完了这单生意,他就返回去。
之后和下属们一起,被关进了一个山洞。
在黄花山的这段时间里,是张信最为清闲的一段日子。他每天抱着小公主,在山顶转来转去,享受着轻松和快乐。
这时候的小公主,已经在学习走路。
嘴里甚至含糊不清地说着只有她自己才能听懂的语言,引得人们开怀大笑。
终于,派出去的人陆续赶回来了。
没带回一个好消息。
最叫人关心的中原战火,仍在继续。
只不过由大明军和李自成的战争,变成了和大清之间的争斗。
现在明朝的一些高级将领,已不把李自成作为主要敌人,而是作为合作对象,加以拉拢。
多尔衮的铁蹄,正在攻陷一个个城市。他们沿途收编了大量的降军,声势更加不可阻挡。
主帅多尔衮野心勃勃,一路攻城拔寨,直逼中原。
未来的中原将有一场恶仗。
形势比张信想的还要糟糕。
这时候,去南方明显是不明智的。
因为没有可以信任的力量可以去投奔。
现在的中原一带,明军派系众多,且互不隶属,形势相当地复杂。
他们既要和清军斗,又因自己的私心,内部也在斗争。
现实中应该出现一位铁腕人物,把这些力量整合起来,但这样的人物并没有出现。
而且,如果到了南方,也不是想的那样容易。
你必须得有一定的人脉,才能够站得住脚。
尤其是南方那人间稠密的地方,宗族势力特别强大,外地人在当地人创业,没有当地人的支持,几乎不可能。
终于,派出的最后一名使者王栓俊也回来了。
他带回了一个更叫人振奋的消息。
他见到了淮南王朱敏。
朱敏做淮南王多年,在当地实行低赋税政策,使当地较为富裕,名声较好。
他是万历弟弟的孩子,按辈分崇祯应叫他叔。
是皇室成员中最具智慧的人,和祟祯关系也最好。
在崇祯最困难时,没少对他帮助。
崇祯能维持到今天,他功不可没。
听说李自成攻破京都,逼死了李自成,痛哭了三天,几度昏厥。
后在手下的劝解下,才振作精神,发誓要起兵北伐,收回京都,重兴大明荣光。
现在正四处招兵买马,麾下已聚集了近万精兵。
其中不乏从各地逃亡过去的崇祯时期的栋梁之臣。
知道这个情况后,王栓俊连夜前去拜访。
听说是张信派来打探消息的使者,朱敏顾不得一天劳累,连夜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