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三国小术士 > 第947部分(第3页)

第947部分(第3页)

“圣上尚且年轻,且有养子,莫要自怨自艾,终有重来之时。臣观王宝玉其人,虽有野心,却非治世之君,若圣上能忍胯下之辱,励精图治,大魏……”陈群话没说完,闭上了眼睛,气息全无,那只手依旧紧紧拉着曹叡。

曹叡难过极了,好像所有的靠山都轰然倒塌,这份孤独在他得知母亲被赐毒酒时便深有体会。

曹叡放声大哭,几度昏厥,反正不上班时间充足,又亲自操办了陈群规模浩大的葬礼,礼仪繁琐至极,竟然没有一处疏漏。

最后,还是冒着被王宝玉责罚的风险,封陈群谥号靖侯,让其子陈泰继承父亲的爵位,并领兴魏将军一职。

安顿好陈群之后,曹叡反复思考陈群最后的遗言,能忍胯下之辱,可是他已经足够忍辱负重,还有什么没做到的呢?

就在这时,曹叡忽然想起王宝玉上次不请自来之时,最后留下的话,如果让他去彝陵,一定要去。

此刻,曹叡终于明白了这话中的含义,去彝陵能干什么,还不是王宝玉要称帝,让自己去朝拜,没想到在那时候,王宝玉已经动了称帝之心,可惜自己还蒙在鼓里。

现在想这些已经晚了,但曹叡已经打定了主意,如果王宝玉召唤自己,那就去彝陵,他要亲眼目睹王宝玉是如何登基的,或许还有机会看到,王宝玉是如何从帝位上退下。

这期间,曹叡还收到了两封密信,一封是梁习之子梁施写来的,一封则是骁骑将军秦朗的,两人都希望曹叡复位称帝,他们将不惜北部兵马,全力支持,再兴大魏。

曹叡分别回信加以安抚,此时跟王宝玉叫板,无异于自寻死路,叮嘱他们切莫轻举妄动,以免引来灾祸。

闲来无事,曹叡开始沉迷于文学创作,并且设立崇文馆,或许是落魄的原因,他竟然开发出曹氏家族优异的文学基因,才思如泉,写下了很多华美的篇章,虽不比三叔曹植,但也不输天下大儒。

却说王宝玉在武昌歇息了几日后,开始召集众人,策划如何夺下长江天险,打掉吴国最为依靠的屏障。

此时诸葛瑾的五万援兵,已经赶到,还跟陆逊接上了头,两方兵马如今加起来,也有十几万。

陆逊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与其在城中被人围攻,莫不如采取游击战,他将大量兵马安置在长江岸边,排兵布阵,绵延数里,修建了数不清的防御工事,还调来了几百艘战船。

“陆逊这个兔崽子,想要跟老子再来一次赤壁之战啊!”王宝玉笑道。

“他可比不了昔日的周郎,而且,能够火烧赤壁,还不是倚仗诸葛孔明的借东风。”陌千寻不屑道。

“吴国的水军倒也不容小视,只怕渡江将会受阻。”姜维沿袭诸葛亮的做事风格,凡事谨慎。

“这倒是无妨,可让飞云大将军先行攻打朱然,继而兵进柴桑,从后方攻打陆逊。”陌千寻道。

“为何还留着巴丘给陆逊?”马云禄不解道。

“原来不打,是不希望他跑了,现在火候差不多了,应该可以夺回巴丘。”王宝玉点头道。

随后,王宝玉传令给钱摩和老猫的大部队,展开对巴丘的进攻。

2307 飞虹桥

几日之后,消息传来,陆逊果然狡猾,一见钱摩来攻打,立刻将巴丘的兵马全部撤离,几乎没打仗,巴丘就顺利的又回来了,老猫重新当上了巴丘太守。

但这跟当初荆州轻易失了巴丘是不一样的,王宝玉是故意而为之,陆逊则是无奈之举,心情自然是糟透了。

对于让飞云鼠出兵渡江的事情,王宝玉迟迟没有答应,水战虽然是吴军擅长的,他倒是不在乎,但是,对于这种用船只在水上的厮杀,耗时耗力,进展缓慢,让人觉得索然无趣。

“老胡,有没有大规模快速渡江的好办法?”王宝玉问胡昭。

“除非搭设浮桥,但江流湍急,此事却也很难。”胡昭道。

胡昭的说法,提醒了王宝玉,他忽然兴奋的说道:“老胡,不如咱们在长江上搭一座真正的桥梁怎么样?”

“并非不可行,只怕耗时太久,江东水军也会常来破坏。”胡昭道。

“正常的方法当然不行,你们不都是神通广大的修士吗,动动手指,搬运来一些巨石,在江中立上桥桩,然后搭上桥板,不就成了嘛!”王宝玉呵呵笑道。

“长老们都不愿在凡人前面彰显神通。”

胡昭言词含糊,他怎么会听出王宝玉的意思,但是把长老们当成力工用,胡昭说了可不算,也不愿意为此做说客。

“他们这就是偏见,该出手时就要出手嘛。自古有种说法,修桥铺路,行善积德,其实对你们将来修行的进步也有好处。”

哦,掌门这还是对我们好,胡昭只能点头赞同:“且待我回去一趟,和长老们商议一番。”

“好,商量过后,就一块儿过来吧。”王宝玉吩咐。

胡昭脸上一囧,王宝玉这是给他施压啊,非得把人都叫来不可,只得领命而去。

长老们来去只是瞬间的功夫,但过了近一个时辰才赶到,个个表情中都带着不情愿,可见耽搁的时间都花在胡昭极力劝说之上。

显露神通本就非有修为人士所愿意的,而且还是用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