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唐中兴颂颜体楷书 > 第95章 太子之议(第1页)

第95章 太子之议(第1页)

乾元元年腊月十七的雪,下得比往日报复性猛烈。冀州大营的辕门被北风卷得“吱呀”作响,值守的流民军士兵裹紧棉袄,手按在冻得发僵的刀柄上,目光却忍不住往邺城方向瞟——从昨夜起,那边的烽火就没断过,红焰在雪雾里烧得朦胧,像悬在半空的血疤。

“咚、咚、咚”,三记急促的梆子声突然撞破风声。负责了望的孙小五猛地从哨塔上滑下来,竹筛还挂在腰间(那是粮道护粮时被叛军刀划开个口子,他舍不得扔),冻得发紫的手攥着信号旗,声音发颤:“前、前锋败了!朔方军的弟兄……抬着程将军回来了!”

话音未落,大营东侧的通道就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十几个朔方军士兵抬着担架狂奔,担架上的程千里脸色惨白如纸,左臂被布条死死裹住,鲜血浸透布条,在雪地上拖出蜿蜒的红痕。他的横刀落在一旁,刀鞘断成两截,刀刃上还嵌着叛军甲片的碎渣。

“让开!快让开!”抬担架的士兵嘶吼着,路过粮务点时,崔九娘刚熬好的姜汤洒了半锅,热气瞬间被寒风卷散。李倓和阿依古丽闻声从中军帐冲出,阿依古丽的飞鹰鞍还没解,墨风不安地刨着蹄子,马鞍铜饰撞出的脆响,在慌乱中显得格外刺耳。

“怎么回事?”李倓按住程千里的肩膀,指尖触到滚烫的血,“叛军怎么会突然出击?不是说邺城守军只剩残部了吗?”

程千里咳着血,断断续续地说:“是……是史朝义!他带了三万骑兵从幽州来援,都是……都是精锐!我们在漳水浅滩设伏,没防着他绕后……弟兄们死了一半,粮车也被烧了……”他说着,目光扫过阿依古丽,眼神里没了往日的傲气,只剩劫后余生的恍惚,“回纥骑……要是你们在就好了……”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乱局,几个朔方军士兵立刻围了上来。一个满脸络腮胡的老兵攥紧长矛,声音带着怨怼:“就是!赵将军整天让咱们跟流民、回纥混编,耽误了练兵!现在倒好,叛军来了,咱们连像样的阵形都摆不出来!”

“我看他根本就是叛军细作!”另一个士兵指着李倓的棉甲,“哪有将军穿得这么寒酸?说不定早就跟史朝义串通好了,故意让咱们败!”这话一出,更多人围了过来,有的骂骂咧咧,有的举着兵器,连几个流民军士兵都露出犹豫的神色——他们虽信李倓,可眼前的败局,实在太刺眼。

阿依古丽立刻拔出弯刀,刀光映着雪,晃得人睁不开眼:“胡说!赵将军昨天还跟咱们一起练骑术,怎么会是细作?你们朔方军自己轻敌,倒要怪别人!”她身后的回纥骑兵也纷纷抽刀,套马索绕在腕上,局势一触即发。

“都住口!”郭子仪拄着铁鞭赶来,玄色披风上沾满雪,却依旧气势逼人。可他的话没压下骚动,反而有人喊:“郭令公,您别被他骗了!他连真名都不敢说,就叫个‘赵将军’,肯定有鬼!”

就在这时,孙小五突然挤到人群前,举起腰间的竹筛。筛面上的破口还沾着暗红的血,那是粮道遇袭时,他为了护粮被叛军刀划的。“你们别胡说!”他的声音还带着童音,却喊得格外用力,“赵将军让我们吃热粥,教我们筛米辨沙,还帮我包扎冻裂的手!阿依古丽公主救过我娘,她在粮道帮着挡叛军,怎么会是细作?”

竹筛上的血在雪光下格外醒目,几个流民军士兵想起李倓帮他们补盾、分干粮的事,纷纷放下兵器:“对!赵将军不是细作!是咱们冤枉他了!”可朔方军那边仍有质疑,络腮胡老兵梗着脖子:“空口无凭!他要是真没鬼,就拿出证据来!”

李倓看着眼前的乱局,又看了看程千里重伤的模样,突然伸手按住腰间——那里藏着个巴掌大的铜符,是肃宗亲赐的建宁郡王信物,铜面刻着“建宁”二字,边缘还嵌着东宫旧纹。他深吸一口气,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解下铜符,举过头顶。

阳光突然刺破云层,落在铜符上。“建宁”二字泛着冷光,像两道惊雷炸在人群里。郭子仪瞳孔骤缩,猛地单膝跪地,铁鞭“当啷”砸在雪地上:“臣郭子仪,参见建宁郡王殿下!”

这一跪,让所有人都僵住了。络腮胡老兵的长矛“哐当”掉在地上,他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眼前这个穿破棉甲、跟他们一起吃杂面馒头的“赵将军”,竟然是大唐郡王?

李倓扶起郭子仪,铜符仍举在半空,声音沉稳:“诸位将士,我本名李倓,确是当今圣上之子、建宁郡王。此前隐姓埋名,是怕河北士族察觉宗室身份,更难收服。今日事急,不得不亮明身份,绝非有意欺瞒。”

他说着,走到程千里的担架旁,轻轻拍了拍程千里的胳膊:“程将军,你我虽有分歧,但你护境杀敌的功劳,我都记着。待此战结束,我必奏请父皇,为你请功。”

程千里看着铜符,眼泪突然掉下来,混着血滑过脸颊:“臣……臣有眼不识泰山,之前多有冒犯,还望殿下恕罪!”他挣扎着想起身行礼,却被李倓按住,“先养伤,你的命,比行礼重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仍有几个朔方军士兵没缓过神。一个年轻士兵小声嘀咕:“就算是郡王,也不能让咱们跟流民、回纥混编啊……咱们朔方军,哪用跟这些人一起练?”

这话刚说完,阿依古丽突然策马上前,墨风的马蹄踏在雪地上,溅起的雪粒落在那士兵脚边。她举起弯刀,刀刃指向邺城方向:“我回纥骑兵在香积寺斩杀叛军六千,在范阳帮你们挡过史思明的冲锋,哪点不如你们?去年你们程将军陷在泥里,还是我族弟拉他上来的!”她说着,从怀里掏出块羊皮,“这是葛逻支可汗给郭令公的信,上面写着‘回纥愿与大唐共讨叛军’,你们要不要看看?”

郭子仪接过羊皮,展开给众人看:“这确是葛逻支的笔迹,回纥与我大唐有盟约,阿依古丽公主更是多次助我军破敌。你们若再质疑,便是质疑朝廷的盟约!”

周虎这时带着流民军赶来,王石头举着破盾,盾面朝向人群:“俺们流民军虽没正规军的甲胄,可俺们熟悉冀州地形,上次粮道遇袭,是俺们帮着护粮!殿下待俺们如兄弟,你们要是敢对殿下不敬,俺们第一个不答应!”他身后的流民军士兵纷纷举盾,盾面碰撞的“咚咚”声,压过了风声。

那年轻士兵终于低下头,涨红了脸:“末将……末将知错了,殿下恕罪!”其他质疑的人也纷纷跪地,喊着“参见殿下”,声音震得雪从帐篷顶上簌簌落下。

李倓收起铜符,指尖擦过铜面的纹路——这枚符,他藏了半年,今日亮出,虽解了眼前的围,却也意味着,他再也不能以“赵将军”的身份,悄悄了解百姓的难处。可他不后悔,要平定河北,光靠信任不够,还得有宗室的威严,才能镇住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

“都起来吧。”李倓的声音温和却有力,“眼下不是追究过错的时候,史朝义还在邺城,咱们得尽快调整部署,守住冀州。”他看向阿依古丽,“公主,麻烦你带回纥骑兵去漳水西岸布防,防止叛军再绕后;周虎,你帮程将军把伤兵安置好,顺便清点损失;崔九娘,粮务点的粮草得看好,别再出岔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