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妹,你会滑这东西吗?”
“会呀。”
“来,让叔叔瞧瞧。”
“行!”小姑娘很得意,拎着滑板走在前面,不速之客跟在后面。
这一下,他可是彻底放了心,他看模样像极了带孩子出来玩的大人,谁会怀疑他呢。
他当然不知道,三位火眼金睛的家伙,已大略记住了他的样貌。
好在麦涛和薛蓉蓉逛了一圈,没找到他,就回去了。
这个长头发的小姑娘英姿飒爽地踩着滑板,他也没心思看,说了几句好听的话,钻回车里,等那几个人出来。
墨镜、帽子,应有之物,全扣在了脑袋上。
大约十几分钟之后,麦涛一行人下了楼。他不敢靠得太近,帽子下面露着一双眼,也看不真切。其中的一人,也就是艾莲,告辞回家了。另外两人往自己这边走来。吓得他一缩身,靠在车里装睡。
两人过去,他这才坐起来,心中早就怀疑这三人是警察,打算跟上去看个究竟。
所以麦涛他们驾车走了,他就跟着。
这就是螳螂捕蝉,还有蝉在后。
若在平常时候,有车子跟踪自己,“螳螂”很快便会发现。今天则不同,因为是周末,车流量巨大。超车、并线的行为时有发生,不速之客跟在后面绕来绕去,两车的距离一会远,一会近。
突然,不速之客的手机响了起来,是一个不知名的电话。
他笑笑,没搭理,今天办的手机号,绝不会是认识的人打来的。
麦涛坐在前面的车里,听着手机嘟嘟嘟直响,没人接,随手放下了。现在不是妄下定论的时候,所以他和薛蓉蓉谁也没有说话。
趋近环线的时候,车堵得更厉害了。烦躁的麦涛想抽支烟,瞅瞅薛蓉蓉,没敢。
他烦躁,薛蓉蓉更烦。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她处理呢!没辙,她掏出备用的警铃,放置在车顶。
扰民就扰民了吧,赶紧回去破案要紧!
不速之客看见了警铃,知道这确实是便衣警察。自己被甩在后面,但是怀疑验证了。他的心里咯噔一下,百感交集,掏出另一部手机,拨打号码……
装上了警铃,在车流中还是插翅难飞,不过三绕两绕的,总算摆脱了束缚,麦涛脚下加劲,不多时,回到了警局。
下车后,两人简单商议了一阵,决定兵分两路:薛蓉蓉负责追查线索,麦涛回去给便衣侦查员讲述注意事项。
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是:便衣警察被安插在现场的各个位置,有装作扫街的;有坐在饭馆门口不好好吃饭,到处瞎看的;有在商店门口买了可乐,靠着墙喝的……其实真实情况,也跟这个差不多。侦查员们伪装成普通市民,各自占领有利位置,彼此通报情况,凶手一露面,找到最好的时机,他们便一拥而上,将其抓获。
然而这个经典的场面,却必须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他们知道自己要抓谁!
犯罪嫌疑人的外貌特征,侦查员们早已铭记在心。即使他粘上假胡子,戴上帽子,也难逃法眼。
可是今天的情况,却有天壤之别。要抓谁,甚至要抓什么样的人,大家心里都没底。
他们要诱骗冷血的杀手上当,可怎么引诱,这又是个问题!
于是,大会议室里,人头攒动,议论纷纷!
麦涛站在上面往下瞅瞅,决心开门见山。他提出了八大原则:
运筹帷幄(2)
1。 侦查员不能原地不动。
现在已知,凶手的性格十分狡猾,他在天堂苑内四处游走,寻找合适的目标。而他们的人手不足,可以派遣的侦查员,加上一队二队的警力,全加在一起,不足60人。偌大的一个天堂苑,这点警力扔进去,无异于大柴锅中只撒了一克盐。因此,他们不能像过去那样,分工合作,每人只负责一个点,而要要彼此交换位置,这就大大增加了巡视范围。
2。 要寻求当地派出所的帮助。
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