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星死后,虽然是有少数记者赶来,不过这种凶案一般也不会见报,按理说没人知道什么。莫非那家伙是凶手?可凶手来这里做什么?万一真跟警察撞上,不是找死吗?
还有一件事说不通,来了人为什么要打电话通知他呢?
三人问东问西,再没什么特别的收获。他们只知道杨先生有时候忙,出差了不回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昨晚未归,谁也没有留意。
小玲并不傻,问着问着,就觉得这三人言谈举止不像是公司同事。
“杨先生是不是出什么事啦?”小玲问。
“嗯,惹上官司啦!”艾莲半是吓唬,也半是防备,“你好好在家呆着,这电话你先不要打,回头我们还会来找你,听话。”
小玲被吓住了。
其实艾莲倒不是为了吓唬这么一个可怜孩子,只是防备着:万一她要知道杨先生死了,卷了家里的钱跑了,就是个新的麻烦。
麦涛和薛蓉蓉一听就明白了,也没多说什么。
毫无疑问,死者的家是找到了,不过就见到个疯癫癫的老父亲,想挖掘什么线索是不可能的。
三人告辞,艾莲先回家,剩下两人商量对策。
手机号不好查,不过也不能放下不管。那不速之客,来得快走得也快,想必与本案有重大联系,查找他的下落,由薛蓉蓉负责。晚上的行动,侦查员和便衣,需要注意什么,提防什么,则是由擅长心理学的麦涛负责。
两人商量已毕,开车返回警局。
他们刚走,路边的一辆车子内,一个戴帽子的男人躺在司机位上,坐了起来,此人正是去过杨家的那个不速之客。
他跟着他们,也发动了车子……
运筹帷幄(1)
第十三章 运筹帷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一次,却是螳螂捕蝉,还有蝉在后……
那位不速之客,抢先一步到了杨瑞星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自然也是撬不开杨家老父的金口。好在保姆小玲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他给人家200块钱,嘱咐:如果事后再有人来,就于晚上6点打这个手机号通知他。当然,以防万一,他也记下了杨家的电话。
安排好了,不速之客匆匆地下了楼。刚到3楼,就遇见麦涛一行人往上走。本来他也没注意,可无意间听到艾莲正在介绍杨家的情况,他马上起了疑:这些人不会是警察吧?
两拨人马擦肩而过,不速之客“蹬蹬蹬”几步就跑下了楼。
果然,听说杨家来了个不速之客,就是刚刚碰上的那个人。麦涛和薛蓉蓉翻身往下就追。
按理说,夏日炎炎,行人稀少,不好躲藏。不速之客急中生智,瞥见一间单元门是开着的,一闪身躲了进去。喘口气刚一回头,就发现一个六七岁的女孩子站在自己身后,拎着一只滑板。
“叔叔,你找谁?”孩子一口稚嫩的童声。
不速之客原本打算躲一会就完事,没想到撞见个孩子,万一孩子大嚷大叫,事情难免曝光。
他顺手从怀中掏出一枚工作证,嘴里说:“你爸爸妈妈在家吗?我找他们有事。”
孩子咕噜噜转了转眼睛,该咋回答呢?
爸爸妈妈常说“不能搭理陌生人。”这个大忌,她已经犯了……
爸爸妈妈又说:“不能撒谎。”这么说的话,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只有爷爷奶奶在,就该告诉叔叔啦。
可是爸爸妈妈还说:“不能说我们不在家。”喔,那样的话,就该说爸爸妈妈在家了。
可是,这样说的话,不是撒谎了吗?
孩子愣在那儿,好半天说不出话来。为人父母者,常常因为自己的观点,随意地给孩子下达一些命令,却给孩子造成了困扰。
不速之客倒不在乎,没事,只要能让自己安安静静地藏一会儿就行。
折腾了好半天,孩子在逻辑的矛盾里越陷越深,末了,小嘴巴一撇,说:“我不知道。”
行啊,你不知道就不知道吧,我压根也没想知道。不速之客隔着单元门的窗户,偷窥着外面——四周静悄悄的,好像没人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