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的母亲和婶娘一直居住在原来的参将署内,虽然参将张岩已经在巨鹿之战时为国捐躯,但张诚很快就升任了宣府镇北路参将,所以他们也一直保留着这座府邸作为居所。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张诚婶娘对故居之地的不舍,总觉得这座府邸有夫君张岩的影子和气息,只有居住在这里才觉得心安。
而张诚的母亲一直认为,自己儿子之所以能有今日之成就,全赖叔父当初的提携之恩,所以她并未随张诚而去帅府,反而留在了这座老参将署中陪伴妯娌了。
另外一边就是原宣镇总兵杨国柱居住的镇朔将军府,自打张诚从北路来到镇城时起,他与两位夫人、侍妾就一直居住在此地。
所以,在宣府镇城之内才会有老府、帅府两处地方,都需要加强防范,以免为奸人所乘。
…………
永宁伯张诚告别伯夫人季轩竹和杨丽英,以及众位侍妾后,便即来到了中院的大堂。
林芳平立刻迎上来抱拳禀道:“督帅,一切就绪,是否立刻出发。”
张诚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他稍待片刻,接着就走向了刘敏慎,看着一脸苦相的他,安慰道:“慎之,不要一脸苦相嚒。”
“老吴跟我讲过,自打咱们进了镇城,这摊子铺大了,不似在北路时候那般简单,他毕竟是武人出身,许多事情根本应付不过来,幸亏有你从旁协助,才勉力支撑。”
永宁伯先是捧了一下刘敏慎,才又继续说道:“但你也知道,不是只有跟我出战,才能建功,主政宣府,帮我抓好生产这些后勤诸务,其实更为重要。”
他这时已经走到了自己座位旁,却并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回身抬手轻轻拍了拍刘敏慎的肩膀,接着道:“你是读过书的,自当通晓历史上的那些事儿,就拿汉高祖来讲吧,世人所熟知者,无非韩信、曹参、樊哙、周勃、灌婴这些人,再有便是张良、陈平几人名气最大。
可你也知道,实际上居功至伟者乃萧何也。他自沛县追随汉高祖起事,克咸阳,收律令图册,掌举国山川险要、郡县户籍,以为己用;楚汉之争,亦是他留守关中,稳固后方,输送士兵、粮饷。
试想汉高祖之所以能在百战百败的困境中走出来,做到屡败屡起,靠的不就是萧何经营关中之功么,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汉朝建立,其为首任相国,册封酂侯,名列功臣第一等!
反观楚霸王项羽,虽能做到百战百胜,可却经不起一败;一败涂地,一败就亡,究其原因不正是没有萧何这样的大才,为他经营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么。”
张诚凝望着刘敏慎,郑重说道:“慎之,我希望你能够成为吾之萧何,为我深耕宣府军政事务,守护这片根本之地,做好大军后勤事宜,源源不断,向前线输送兵源、粮草、甲械、军饷。
待将来扫灭流寇,驱除鞑虏,你便是勇毅军第一大功臣!”
刘敏慎越听越是激动,他虽然想追随在永宁伯张诚的身畔,为勇毅军入卫勤王之战效力,可却未曾想到张诚竟会将他比作——自己的萧何。
这是何等崇高的评价啊?
试想,又有哪一个读书人不想做萧何那般的人物,将自己的名字和事迹记入史册,为历史所铭记,不正是每一个读书人的究极梦想吗!
只见他一脸严肃地抱拳说道:“敏慎不才,承蒙督帅如此器重,自当尽效绵薄之力。”
“哈哈。早该如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