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大多数时候是窝在书房里刷题,明知道暑假应该轻松,可她心里乱得很,不敢停下来。
晚上实在看不进去,就翻翻小说,或者干脆放空盯着天花板。
……
顾朝暄生日这天,天还没大亮,就被厨房里的动静吵醒。
她披着外套下楼,闻到一股清淡的汤香。
奶奶正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活,炉火烧得正旺。锅里翻滚着热气,一碗长寿面快要出锅。
“朝朝,下来啦?”奶奶回头,眼里满是笑意,“再等一会儿就好,今天你生日,奶奶给你煮面。”
顾朝暄愣了一下,鼻尖酸得厉害。
她的生日也就家里的老人记得。
她走过去,轻声说:“奶奶,我自己来就行,您快坐下吧。”
“傻孩子。”奶奶摆摆手,动作熟练地把面捞起来,放进大碗里,又撒了点葱花,盛到餐桌上。
“来,吹凉点再吃。”
桌上没有别的菜,就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可顾朝暄看着那一碗,心里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温暖。
她拿起筷子,吸了一口,面条滑入口中,带着汤底的清香。
“好不好吃?”奶奶笑着问。
顾朝暄点点头,含糊着声音:“好吃。”
奶奶坐在她对面,目光柔和,似乎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
顾老太太年轻时是国内最早一批女性建筑师之一,五十年代从清华建筑系毕业,因成绩拔尖,被留校任教不久,便被派到外地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那几年,她常年带着图纸和测量尺跑工地,睡过简陋的工棚,也蹲在泥水里画过图。她的先生,也就是顾朝暄的爷爷,当时正是军队里出来的青年军官。
一个是拿尺作图的建筑师,一个是穿军装带兵的军人,两人年轻气盛,却在一次军区基建工程中相识,一见倾心。
后来爷爷随部队转战多地,她背着儿子仍然在建筑院里熬夜画图,丈夫却在一次任务中不幸牺牲。
老太太从那以后便没再改嫁,一个人拉扯大一儿一女。
几十年过去,她手里留下不少重要工程的作品,在行业里有口碑,但在家人心里,她始终是那个烧得一手好菜、爱笑又倔强的母亲与祖母。
祖孙俩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没一会家里的电话响了。
老太太忙去接,没多久便朝她挥了挥手:“是你姥姥姥爷打来的。”
顾朝暄连忙接过话筒。
“朝朝啊,是你吗?”那头传来姥姥熟悉温柔的嗓音。
“是我,姥姥。”顾朝暄忍不住笑了笑,“您怎么这么早就打电话。”
“你今天生日嘛,我们早就惦记着了。”姥姥的声音像一股暖流,轻轻流进心底。
电话里,姥爷也插了句话:“朝朝,又长大一岁了,生辰快乐啊!”
“谢谢姥爷。”
“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啊?姥爷过两天给你带过去。”
顾朝暄闻言眼睛一转,带点狡黠:“礼物啊……我要辆车。”
“车?”姥爷愣了愣,随即笑出声,“小丫头片子,才十七岁,连驾照都没有,车给你干嘛?”
“放着也好看。”她理直气壮地说,“姑姑前两天给亭亭买了Mini,那死丫头天天在我面前显摆。”
话一出口,奶奶在旁边忍不住轻咳一声,瞪了她一眼。
姥姥那头倒是笑得温柔:“车啊,等你真考了驾照再说,姥姥先给你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