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有意见又敢提出来的人是公羊宁,照御风这么折腾,明月楼真得会破产,公羊宁急得就差死谏了,这个时候御风不耐之下将钱都给还上了。正劝谏得欢的公羊宁险些一口气岔着,闹出人命来。
“你哪来的钱?”公羊宁大为惊奇,御风的私房钱有多少,没人比他更清楚了,御风绝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来补明月楼被他挪用了的账目。
“蒙馆束修。”
“你骗鬼呢,什么蒙学束修如此昂贵?”都能买下半个国家了。
御风一脸信不信随你的不再解释。
公羊宁事后才知道,御风也的确没骗人,真的是蒙学束修。
华族的贵族子弟,都是四五岁上蒙学启蒙,十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公子安已经三岁了,御风小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到事做,且早一年启蒙也可以多学一些东西为名在九阙山外围修建了一座蒙馆,明年开春公子安就得进去就读,蒙学的夫子是御风非常用心挑选的奇才,当代巫即文华公子。蒙馆动工后,御风又放出了要为公子安招伴读与陪读若干名的消息,消息一放出去,很多人都疯了,十巫虽然性子桀骜,但他们的能力都是无可置疑的,若自家孩子能拜十巫为师,哪怕只学到一分也足够用一辈子了。而且公子安可是御风目前唯一的继承人,家中小辈若能与之打好关系,得到他的青睐,日后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官员们还好,都与御风熟,很容易就拿到了一个名额,但其他见不到御风的人显然用不了这一招,即便见得了,也没有感情牌可打。官商们因为知道御风如今很缺钱,便咬了咬牙,跟御风委婉的表示:若能给他们一个名额,他们可以捐钱给国库。
比起官商们的委婉,御风就直接多了:一千金束修一个名额,不二价!
一千金,即十万金铢,都能养活一支军队了,用来买一个名额。。。。。。冤大头不少,反正公子安启蒙的蒙学里硬是塞进去了四百多名稚童,其中大半都是花钱买进去的。
对于御风揽钱的手段,公羊宁当场甘拜下风,他怎么就没想到这么好的赚钱之法呢?想了想,发现自己不是没想到,而是没想到文华公子会答应去教蒙学。十巫收弟子极严,按照巫宗的规矩,十巫的亲传弟子有巫殿殿主的继承权,虽然只是继承人之一,但有一个好师父,即便不能成为十巫,也必能成为一方人杰,不能的自然是死在了半道上,十巫的弟子,若不能成为人杰,就只能去死。
为了防止继承人太多,或是闹得太厉害,造成内耗,十巫一生最多收五名弟子,名额有限,十巫自然是严把关。似文华公子这般肆无忌惮的,古往今来就他一个,所幸文华公子还没肆无忌惮过头,蒙馆的弟子都不是亲传弟子,也不算违反规定。
“你是如何说服巫即的?”公羊宁忍了又忍,终究没忍住来找御风。
“云国境内,巫即殿发行的所有史书,除非他们同意,否则任何人都不能改一字。”
公羊宁不由张大了嘴。“你不知巫即殿的史书是怎样的吧?”对,一定是这样,因为无知,所以无畏。
“原汁原味。”
知道你还敢给文华公子这样的许诺?公羊宁不由用看怪物的眼神御风。
御风傲然道:“我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我既然敢做,就不怕所有人知道。”横竖别人说破了嘴,他也不会为此少块肉。
公羊宁顿时高山仰止的仰视着御风,若古往今来的国君都能有御风这个觉悟,巫即殿何至于成为十巫中混得最差,并且被人从头追杀到尾的一个?哪怕古洛国灭亡了,巫即殿也没解脱,后来崛起的国家一个个跟接力棒似的接过了追杀巫即殿的使命。也难为文华公子被人追杀了几千年都没被杀掉,并且一直坚持着巫即殿忠诚记录原汁原味史书的宗旨。
御风无所谓后世名声,文华公子却不信,几千年来,多少王侯刚开始时也是无所谓名声的,但到了后来,做的龌龊事越来越多,即便不为自己的名声着想,也会为自己的子孙着想,然后巫即殿就倒霉了。
吃亏的次数太多,文华公子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是不会贸然将整个巫即殿给暴露出来,而他一个人蹦跶,即便日后被人给干掉了,巫即殿其他人也都没人知道,很快就会推举出新的巫即出来,不会动摇巫即殿的根基。
文华公子综合以上考虑的结果便是御风收到了他的一封奏疏,文华公子希望御风修建一座学馆,让他做山长,吸收出色的学子,钻研经史,他准备在太学重修大荒纪年,原本的大荒纪年,与如今的史书体裁相比,很不方便,因此重修一遍,可以让人看得更方便。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巫即殿流出去的大荒纪年之书很多都被列国给改得面目全非,他这个作者都认不出来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全部改回来。而且,大荒纪年一直以来都只记载着人族的历史,文华公子觉得既然是大荒的历史,没道理只记一个种族,大荒的种族那么多,应该每个种族的历史都记进去。
御风一看奏疏便明白了文华公子在担心什么,非常爽快的修建了一座太学送给文华公子,让文华公子担任太学的祭酒,只是除了准许文华公子自由修史,御风还让文华公子教学。
诗、礼、御、射、律学、书学、算学、天文地理。。。。。。基本御风能想到的学科太学都教,而与还在修建中的辟雍宫不同,辟雍宫是专门让贵族子弟读大学的地方。太学则是不限生员的出身,只要考的进去就行。
太学的生员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种是各地书院推荐士子上来,士子再经过考核,通过了便可入学,并且推荐他的书院明年可以推荐的名额会增加一个,当然,通不过的话就减少一个名额;第二种是官员推荐,同样要经过考核,通过或通不过都同上;第三种是不用别人推荐,自己来太学考,但什么时候能考就看文华公子什么时候有空。
至于太学的夫子们,简单,御风直接颁了招贤令,广邀天下士子共聚太学修攥大荒纪年。著书在这个时代是一件很伟大的事,著书者只要书著得好,都能名传后世,而参与编修大荒纪年,青史留名是必然。天下熙熙攘攘不为名便是为利,这卷招贤令一出,相信天下间对青史留名有兴趣的士子都会想方设法赶来华歆城。
不论来源如何,一旦成为太学生,家中便不用再缴纳税赋,并且有机会做官。太学都会是日后御风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向,太学的生员要么不毕业,或者退学,要么以入仕为毕业。
文华公子得到这样的回复后,表情甚是精彩,加上蒙馆,这已经他负责的第二座书院了,御风这是想让他改行教书育人?
虽然无语于御风的物尽其用,但文华公子还是很奇怪,御风怎如此支持他?支持得感觉都有些过头了。
“这算是做为你是唯一一个。。。。。。回报。”对于文华公子的疑惑,御风复杂的回道,十巫之中,文华公子是唯一一个支持他与小歌之事的,虽然文华公子的支持只是一个非常隐晦的提醒,隐晦到若非他在北荒时突然想起,问了与十巫不相干的白苏,他可能这辈子都不会知道文华公子的提醒。
浮佑,永不背叛的忠诚与爱。
小歌从未背叛他,也从始至终都爱着他,旁的人都看出来了,只有他不自知,以至于浪费了那么多年的时间。
文华公子默然,若他早知道小歌的灵魂是那么个来历,他反倒希望自己不曾提醒御风,若御风不曾明白,或许在小歌离开人世后,他虽会难过一段时间,但终有一日会走出悲伤,最终成为一位功绩彪炳千古的伟大君王,而今。。。。。。这位正朝着暴君的大道上大步前进着,前景堪忧。
唯一算是安慰的是,御风没有被繁华腐蚀,古往今来多少王侯将相初时锐气冲天,最后都败给了繁华。色是刮骨刀,酒是断肠毒,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杀伤力太惊人,扛不住很正常,但御风。。。。。。酒,完全戒了;财,口袋里一个铜锱都没有,还欠着不少债;气,御风连自己百年之后的名声都不在意了,又怎会在意这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