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 第一卷 第35章 袁可立懂了(第3页)

第一卷 第35章 袁可立懂了(第3页)

这一遍犁下去,将斩尽旧秩序、旧权贵、旧利益。

官、绅、商、儒,乃至富甲天下的第一王。

全都在这犁刀之下。

只有把腐肉铲净,新的根茎才能得以重生。

袁可立起身,理了理衣襟,缓缓跪向京城的方向。

“臣,袁可立,接旨!”

他懂了为何陛下让他坐镇陕西。

也欣然接下了这份注定不会被宣之于口的圣旨。

……

袁可立在渭南一连待了七日。

这七日他既未召见地方官,也未踏出县衙半步。

他一直在彻夜不眠地制定方案。

七日后,孙传庭率一万八千榆林军抵达。

这支军队身上无一件制式甲胄,唯在头上缠着一条红布。

这条红布已成了大明最令人胆寒的标志。

因为他们来自榆林。

“无需留在我身边听令。”

袁可立将一张纸递给孙传庭。

“依此路线行进赈灾。”

孙传庭接过。

只见那纸上画满密密麻麻的线条。

“末将得令!”

虽为赈灾,袁可立未给他一粒粮、一两银。

只是把早已准备好的,以他本人名义签署的厚厚一叠欠条给了孙传庭。

这些欠条的收信人,皆是陕西的豪绅富户。

“国难当头,尔等必要尽输家财,以佐大明度此劫。

尽输家财者,灾后可赴京城,向本阁取回本钱与利息;

推诿不借者,以通敌卖国论处。”

拿的是欠条,去借的是持刀的军队。

同样的命令,很快送到周遇吉手里。

而给曹文诏的命令,却截然不同。

曹文诏接令后,开始登记造册,并向西安加速行军。

京营方面,朝廷准备募兵二十万,周遇吉与英国公张维贤分路而行,向西安推进。

与此同时,朝廷的赈灾粮由一万名禁军押送入陕,抵达后由袁可立节制。

就在赈灾粮抵达渭南城外的那天,暴乱爆发了。

饥民蜂拥而上,冲垮施粥处,十余人死伤。

袁可立大怒。

他亲自率人赶赴城外,将抢粮者尽数捕获,塞入木笼,暴晒致死。

灾民们惊惧退散,而官员与富商却心中暗喜。

钦差大人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